不了,不能出門。
當時他們家就因為沒辦法帶著爺爺和奶奶跑才留下的,後來聽說逃出去的人都死了,現在就算回來也變成了流民,只能住在城外。
小孩子不懂這個,他只知道之前肚子一直都很餓,家裡的糧食越來越少,什麼吃的都沒有了。奶奶和爺爺還悄悄的想自盡,被爹爹發現後,爹爹跪在奶奶和爺爺的床前哭。
但突然之間,他們又有吃的了!又可以去買糧食了,不是在街上的糧店買,而是去魯商那裡買,他們那裡什麼都!
小孩子就覺得魯國一定是一個什麼都有的地方,為什麼皇帝當時要把魯國這麼好的地方給魯王呢?
爹爹說,那是因為魯王立了大功,好多代以前的陛下才把魯國送給了魯王,而魯王也將忠誠回報給陛下。
小孩子說,這是不是就是安樂公主會來的原因?魯商們說,這些吃的全是安樂公主帶來的。
爹爹沒有說話,他過了很久才告訴小孩子,安樂公主不是魯人,她也是大梁的公主。
小孩子就明白了,原來安樂公主先到了魯國,現在是又從魯國回到大梁來了,她還帶來了許許多多的糧食。
安樂公主到哪裡,哪裡就有糧吃。
那他希望公主永遠別走。
他抓著爹爹的袍子說:“我希望公主別走。她在,我們就一直都有鼎食吃對不對?”
爹爹沉默了。
小孩子又說:“他們說,公主喜歡會用魯字的人,我能去學魯字嗎?”
爹爹搖搖頭,“不行,你不能去。魯字是錯的,紀字才是正確的。”
小孩子說:“可是,魯王的丞相也在用魯字啊,它要是錯的,一國丞相怎麼會用呢?”
爹爹沉默了很久才說:“……因為安樂公主喜歡啊。”
龔香很認真的推行魯字,他先寫了一篇給鳳凰臺這次浩劫中死去的人的祭文,感情真摯,催人淚下。
他寫出來之後就交給林昌了。
林昌於是在魯國士子之間大力傳播。其實用不著他努力,一聽說是龔相寫的,魯國士子都很願意幫忙宣傳,再加上文章本身質量過硬,很短的時間內就傳遍了鳳凰臺下的文會。
現在,鳳凰臺百廢待興的時候,文人士子們也都頗為積極的……舉辦文會。
文會的主題從皇帝到底是死是活,慶賊到底是殺了皇帝還是沒殺,安樂公主到底要不要封皇后,小太子何時才能出現到徐公他們到底是從賊還是義士等等,一直爭論不休。
他們爭完,偶爾會有投書遞到鳳凰臺,那就是毛昭與白哥的活了。
毛昭一直想建議姜幽好歹對這些人友好一些,偶爾可以見一見其中某一些,如果她日後要……那讓這一部分人說她的好話很重要。
但姜幽一直對他們視而不見。
直到他聽說文會上最近的議題突然變成了紀字與魯字之爭。
起因是一篇魯相親筆寫的祭文在文會中被爭相誦讀。
可有的人會魯字,有的人不會啊,祭文中有許多魯字,全是生造的,不認識的人根本不能通讀祭文。
等於說如果要看,還要先把這裡面的魯字給學一遍。
等大家大概把這篇祭文給讀過了之後,魯字與紀字孰優孰劣就理所當然的成了文會的主題。
開始當然是紀字佔優,大多數都是在批判魯字的。
但魯字的好處也是明明白白的。
第一,它的字更多,表達更清楚,詞語組合更多變;
第二,它的寫法更簡單,學起來也更容易。
很快就有人認為魯字也很好用,不能否認它的優秀之處啊。
這些人三吵兩不吵的,本來沒什麼人知道魯相開了個學校,打算有教無類,教大家魯字,現在能知道的都知道了,前因後果一說,再加上魯字的誕生本來就很傳奇,又跟現在聽得人耳朵都要起繭子的安樂公主有關。
所以大家都知道了。
龔香的學府突然多了許多學生,原來竟然有這麼多人想學魯字。
以前想學是找不到門路,現在魯相為師,大家就都來了。
雖然現在學魯字的,五成是想巴結安樂公主,五成是想日後去魯國過好日子,但至少這個聲勢讓魯字再次攀上八卦的頂峰。
毛昭的兒子不得不一大早的跑到鳳凰臺來堵他爹,跟他說家裡已經被人堵著門了,要毛昭解釋魯字的事。
毛昭的兒子愁眉苦臉:“他們責怪爹爹沒有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