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士,吏部尚書,內閣中一位舉足輕重的人物。他是丙辰科進士,不只有學問,持身正,而且美姿儀,重容止,盧亦康家學淵源,跟他十分相似,談吐文雅,翩然不群。
十皇子挑的這兩名伴讀,還是很靠譜的。
裴二爺含笑點頭,“十殿下好眼光。”
十皇子見他頗有讚許之意,心中歡喜,“我要習武強身,陛下許了,命程指揮使做我的武術教習。禮部不是報上了十名人選麼,落選的八人,再添上臨江侯府的陳凌雲,便陪我練武功。”
裴二爺怔了怔,“殿下很賞識陳凌雲?”為什麼特地要把他添上呢。陳凌雲是臨江侯的庶子,並不在禮部上報的名單內。
本朝嫡庶分明,禮部做事一向謹慎,為十皇子選伴讀,不會冒冒失失報一個侯府庶子上去。即使這侯府庶子背後有邱貴妃,一樣不行。
更何況,陳凌雲和嫡母臨江侯夫人邱氏不和,而邱貴妃和臨江侯夫人是親姐妹。
十皇子不在意的笑了笑,“那天咱們在路上遇到他,他不是稱呼您‘姑丈’麼?您走後,我便留他說了幾句話,他的言行舉止,倒也大方爽利。”
裴二爺默默無語。
提起陳凌雲,十皇子美麗的鳳眼中閃過絲笑意,“老師,我聽陳凌雲說過,小師妹才一歲多的時候,便會鑑賞太湖石了!她被哥哥揹著,指著太湖石大叫‘瘦,瘦!’”
多有趣。才那麼一點點大,便知道太湖石以瘦為美。
那調皮慧黠的小女孩兒,四歲零四個月時還是一派天真無邪,不知一歲多時會可愛成什麼樣子?十皇子想像著小師妹再小一點,再小一點,在哥哥背上興奮雀躍的樣子,悠然神往。
裴二爺沉默片刻,告辭走了。
皇帝很快決定,英國公府的張松,和盧閣老家的盧亦康為十皇子做伴讀,剩下的八個人,再加上臨江侯府的陳凌雲,每隔一天陪十皇子一起學習刀、槍、棍、棒,練武強身。
裴二爺未免納悶,“娘子,臨江侯夫人改了初衷麼?怎地提攜起庶子?”據臨江侯說,他夫人一直很仇視陳凌雲這庶長子,是臨江侯想錯了,還是另有原由?
林幼輝輕笑,“相公,臨江侯夫人未出閣時,我見過她幾回。她是興國公府嫡女,興國公府那時雖有些敗落,她還是位名門淑女,嫻雅的很。不過,她的庶妹,也就是邱貴妃,從來沒在眾人面前露過臉。”
就算是一母同胞的親姐妹,也有不合的,也有反臉成仇的,更何況這兩姐妹同父異母,更何況邱貴妃做姑娘時頗受冷落。
“或許邱貴妃想給嫡姐幾分顏色看,或許邱貴妃覺得陳凌雲和她當年的境遇很相像,想拉他一把,誰知道呢。”林幼輝不經意說道。
陳凌雲這樣的身份能進宮,能在十皇子的必經之路上遇見,又有裴二爺這“姑丈”,能被十皇子挑了去,也在情理之中。
不過,這不是什麼要緊事,和裴家無關。
“陳凌雲把阿玖小時候的事,講給了十皇子聽。”裴二爺皺眉,“十皇子之所以想起來送阿玖太湖石,便是因為這個。”
林幼輝聲音淡淡的,“我閨女一歲多時的事,便是被親戚朋友知道,又有什麼?還這麼小。”
“若是往後……”裴二爺這慈父心懷顧慮。
“沒有往後了。”林幼輝冷冷道:“今後,陳凌雲根本見不到我閨女。”
……
為給九公主選伴讀,賢妃召了不少官家女孩兒見宮,親自見面問話。林家最小的姑娘林媛也在應召之列,林夫人還擔心過,“不會選上咱們阿媛吧?”林尚書沒放在心上,“應該不會。阿媛家世、才貌雖好,性子太過嬌憨,沒心計。”
出乎人意料的是,九公主的伴讀,最後選了興國公府的邱玫,和林尚書的孫女林媛。邱玫和林媛都是六七歲的年紀,邱玫眉毛眼睛都是活的,一看就很機靈,林媛卻是一派嬌憨。
興國公府,那是邱貴妃的孃家了。賢妃為九公主選伴讀居然能選到邱家的姑娘,這事真是意味深長。至於另一位,林家的阿媛,是位毫無城府的小姑娘,之前,也沒人看好她。
林夫人知道後,擔心的坐不住,“若是阿好或阿嬋,倒沒什麼,那兩個孩子都穩重,又有見識。阿媛最小,在家裡還拿她當孩子哄呢。”
陪公主讀書是容易的麼,要格外有眼色才行。
林尚書安慰她,“這有什麼,依禮行事即可。不管是公主,還是老師,或是別的什麼人,總之都要依禮行事。”
林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