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稟道:“可了不得了,都打成一鍋粥了。”
“叫門!”沈默的臉色很不好看。
邊上陪著的歸有光。心裡更是鬱悶,怎麼搞的,非要在這個時候出亂子?趕緊一面命人召集兵丁,以備不測,一面讓人前去砸門,又對沈默道:“裡面也不知什麼情況,大人請先回車上休息一下吧。”
沈默黑著臉不吭聲,理都不理他。
“開門,開門……”兵卒們把門砸得山響,也沒人理會,還是讓人翻牆進去,從裡面開啟了院門。
大門一開,穿著褐色皮甲的兵丁們,便提著鐵鏈和棍子湧了進去,口中還高喊著:“不許動,都抱頭蹲在地上!”然後不管青紅皂白,只要還站著的,便統統打倒在地。
見越來越多的官差湧進來,院子裡打架的雙方,也終於都住了手,乖乖按照要求官差的要求,抱著腦袋蹲了下來。
不待裡面徹底平靜下來,沈默便大步走進去,歸有光想要阻攔,卻被他一把推開。
走進一片狼藉的院子,只見石桌石椅被推倒,滿地都是紙張和破損的教具,沈默還看到兩塊木質的楹聯也被翻扣在地上,心痛的蹲下身來。想要將其扶起來。
三尺一看趕緊上前幫忙,帶著兩個衛士,把兩塊楹聯抬了起來。
沈默看到了上面的字:‘不離日用常行內,直造先天未畫前’,在後一塊的右下角,還寫著一行小字道:‘王襞敬錄師祖法訓’,他不由暗暗吃驚,竟然是泰州學派的掌門所贈。
王襞何許人也,王艮的兒子,王艮何許人也,王陽明……唯一的傳衣缽者,王學主要流派——泰州學派的創始人,陽明公之後最具盛名的大家。而王襞被稱為泰州學派掌門,並不只因為血緣,他九歲時隨父親王襞拜謁王守仁,從學十餘年,被稱為王學最純粹的傳人。後隨父開講淮南,父死,繼父講席,往來各地,以學識淵博,無所畏懼聞名……即使在王學被禁的年代,也毫不退縮、講學不輟。極大的鼓舞了低潮中的王學門人;他還為謀求王學的合法地位,奔走呼號十餘年。
這段艱苦的日子,為王襞贏得了崇高的聲譽,即便是理學一派的信徒,提起他的名字,也要豎大拇指;更別說王學內部了,不管哪一派,都視其為盟主……如果說文化界的牛耳,由王世貞把持,那他絕對是持思想界牛耳的巨頭。
這時院子裡基本安靜下來,歸有光上前請示。沈默用衣袖小心擦拭著其中一塊楹聯,輕聲問道:“歐陽大人在哪裡?”
“在庫房裡。”三尺小聲道:“沒有傷到一絲汗毛。”
“請他來見我……”沈默心情一鬆,只要老歐陽沒事兒,什麼都不算大事。頓一頓道:“算了,還是我親自去吧。”
“不敢勞您大駕。”一箇中氣十足的聲音,從東北角門處傳來,沈默循聲望去,就見一位鬚髮銀白、面色紅潤、身材高大的老人,正大步朝自己走來。
看到歐陽必進沒受到什麼損傷,沈默放心的笑了,一躬到底道:“老大人,您受驚了。”
歐陽必進有些汗顏道:“我沒給你看好家啊……”
“只要人沒事兒就好。”沈默微笑道。
“人確實沒事。”歐陽必進道:“一開打我就讓那些技師從後門跑了,加之你們來的及時……”
“這是湊巧了。”沈默道:“事先並不知道,本來只是想來看看的。”
“可見天不該絕。”歐陽必進早是知天順命的年紀,呵呵一笑道:“前面太亂了,咱們到庫房裡坐坐吧。”聽老大人如此邀請,歸有光等人的表情都有些怪異,心說哪有請人去倉庫裡喝茶的?
沈默卻知道,醉心於科研的人,往往疏於待人接物,所以沒覺著有什麼,與老歐陽並肩往後院走去。
“是什麼人在這裡鬧事?”沈默輕聲問道。
“唉……”歐陽必進嘆口氣,沒吱聲。
“為什麼鬧事?”沈默又問道。
“嘿……”歐陽必進苦惱的揉一把頭髮,嘟囔道:“到了就知道了。”
沈默只好把疑問塞回肚子裡。
蘇州工學院的建築風格,雖然仍未擺脫傳統範疇,但已經帶著濃重的使用色彩了,由五進院落組成。第一進是教場,正中供奉著先師祠,牌匾上書‘日用即道’,供奉的是魯班與墨翟……這是傳授技藝的學員,供這二位工匠的祖師,當然合情合理。
二、三進都是一樣的規制,在中間的通道兩邊,各有一排長長的教舍,粉底黛瓦,竹節一般間隔開,沈默特意進去看了看。要比後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