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延秋門後,將及西渭橋時,楊國忠一行人已在等待,那是事先安排的會合,楊國忠領著朝廷中部分官員、諸蕃及外國的使臣,還有一隊兵相護。
楊國忠和韋見素、魏方進及楊國忠的兒子戶部侍郎楊暄先上前,向皇帝請安,並報告宿值官員隨行人數以及諸蕃、外國使臣等,他隨帶的南衙衛兵有一百二十人,經由安福門繞道而出的,由於宵禁尚未解除,在城內路上,未曾擾及百姓。
楊國忠又報告,已派出十二批人,分別去通知勳臣百官出走。
官員們的車隊分為三起,一批隨在車駕之後,另二批則分別安頓在第二行列中。楊國忠和兒子與魏方進,騎了馬隨在皇帝車後,韋見素則領主要官員,併入車隊,他暫時在行列中代行首相職權。
到渭水時,天已大亮,太陽光也可以看到了,車騎隆隆地過渭水上的便橋——這是一座古老的大木橋,漢武帝時代就已修建了的,但歷代都從事整修,現在,這座稱為便橋的西渭橋,有幾座石墩,橋面在三年前大修過,很結實,車隊安穩地過橋,聲響隆隆不絕,皇帝的車走出數里,還能聽到橋上的聲響,在彎道上回望,車隊蜿蜒不絕,皇帝嗟嘆著,心情也沉重著。
不久,楊國忠又上來奏告,左右建議,等大隊過完便橋後,放火焚橋,以減少這一條路所受的壓力。
皇帝不加思索地說:“此事不可,徒增人怨,由他去吧!”皇帝說了,再詢問後隊的情形,接著,命袁思藝到後面去巡看。
在皇帝和楊國忠說話時,楊貴妃問楊暄家人的情形。楊貴妃得知,國忠並未與家眷同行,宰相的家族守在義寧坊,將於開城門時,從開遠門而出。
虢國夫人一家和宰相夫人俱行。
西奔的車隊,在過了便橋之後,行進速度就緩了下來,高力士發現先遣的內常侍王洛卿一行,只在便橋附近布有人員,與原定的計劃有出入,他為此而訝異,立刻派人超前十里觀察,同時,為了安全,他又加調四十名龍武軍騎兵超前巡路。
車隊過便橋十五里,行進更緩了,皇帝一行的前隊雖然沒有受阻礙,但為了照顧到中後隊的情形,不能不稍為減緩,同時,前路報告:長安與咸陽之間中途站人員,逃走了,只剩下天明前繼王洛卿之後而派出監察組五人在,他們中一人回馬迎上大隊,向高力士報告路上有昨日出城的難民。
高力士錯愕著,悄悄和楊國忠商量,他們不相信此去咸陽的路上會有問題,決定不奏告皇帝。但是,戒備卻加強,接著,後方面來的報告,宮中出來的最後一隊人,和城中出來的人已相混相接,路上很亂,有不少是步行的,太子雖然以兵隔阻,但沒有什麼用處。
這是流亡的第一程,四十里路,到咸陽的望賢宮休息,在預計中,這一程會很平安的,但是,未到中途,就發覺估計和事實有距離了,特別是時間,比預期的已多耗了半個多時辰。
為了安全,高力士派出一隊兵向大路以北出發巡弋,因為傳說渭北有敵騎出沒,威脅河東地區,甚至傳說威脅富平。
在車上的皇帝和貴妃不知道外面的情形,他們的情緒,也漸漸地平息下來。
又不久,皇帝開始治事,他召宰相和高力士上車。
皇帝詢問長安城內的情況。
他們所得報告,只知有大批人自長安城出奔,至於城內的情況卻尚未有報告。
其實,此時的長安,已經大亂了。
逃亡是宮內策劃和進行的,興慶宮的皇城部分的人,因門戶隔絕而根本不知內情,這一夜,留值省中的負責官員為駙馬都尉、給事中張垍,中書舍人房琯,此外有三省的執事官員和一名翰林學士與拾遺、補闕等。他們不知道宮內事,但曉得宰相和另一部分官員宿內宮。於是,他們照常準備了在興慶大殿早朝。
當內宮門開啟時,內宮中宦官和宮女奔出來,才知道皇帝一行已逃了!宮中人取道南衙逃難——此時在興慶殿也已有一些官員上朝,內宮的訊息一傳出,便秩序大亂,官員們紛紛上馬回來,南衙勳衛儀仗人員也離開了職守,留守將軍邊令誠出來鎮壓,根本無效,而且,在不久之後,逃散的金吾軍兵士,開始搶劫……
長安城內的亂,路上的皇帝尚未得知。但是,皇帝卻在路上看到了另外的場景:有幾批逃難著的車隊在前路,被兵士們驅逐到小路上去。
這引起了阻延和小小的混亂——昨天逃出的人,為巨家大族,本身也有家甲,他們於昨日下午出城,夜宿便橋西驛,今早前行,當皇帝的隊伍趕上時,他們起了驚慌,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