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等到了歲數就出宮,或是想做石家的供奉嬤嬤也行,或是想出嫁亦可。
反正做供奉嬤嬤的話,就是一輩子被石家奉養並尊重的命,若是嫁人的話,淑賢也會給她們置辦一份大大體面的嫁妝的。而且她們總歸是淑賢身邊出去的人,俗話說宰相門前七品官,更何況是太子妃的心腹大宮女呢?即便她們的年齡對當世人來說很大,但做個繼妻,甚至嫁個晚婚的男人也是容易的。
淑賢早就在胤礽平安從塞外回來後就跟她們詳細說過了,具體命運如何,讓她們自行決定,總歸淑賢是不會虧待她們的。
而考慮了這麼久,笛兒等人也都有了自己的想法,只見簫兒和箏兒當先跪在淑賢面前說道:“奴婢們把主子的恩典託人告知家裡長輩了,長輩們知道後立即給奴婢們找好了親事,奴婢們卻是不能再伺候主子了。”
說到這簫兒和箏兒都哭了起來,她們從幾歲起就跟在淑賢身邊伺候著,雖說年幼的時候只是小丫鬟,並不是近身伺候的大丫鬟。但自打淑賢進了宮,卻是跟她們相扶相持著過了這些年的,而且只要做奴才的忠心,淑賢卻是從沒虧待過她們的,所以這些年下來,主僕感情已經極其深厚了,若非家裡另有安排,簫兒和箏兒卻是真心捨不得離開淑賢的。
淑賢心中也是不捨,不過自家侍女能有個好的將來,她還是很欣慰的,只見淑賢雙眼中霧濛濛的拉起了簫兒和箏兒,嘴角含笑著說道:“訂了親是好事,本宮為你們高興還來不及呢,別傷心了,以後你們若真的想本宮了,就託人告知白謹好了,到時候本宮自會招你們進宮敘舊的。”
稍微安慰了兩個心腹宮女之後,淑賢又好奇的問道:“你們阿瑪額娘都給你們許了什麼人了?對方人品可好,家世可好?”
雖然淑賢相信簫兒二人的父母不敢怠慢她們,做出賣女兒掙聘禮的事,不過還是仔細的問了問,生怕自己的心腹被家裡人怠慢了。
而淑賢問出這話以後,簫兒和箏兒都紅著臉低下了頭,反倒是笛兒在一旁調笑道:“主子不知,簫兒和箏兒的另一半還是咱們伯爵府的奴才呢。您記不記得大管家忠叔,男方正是忠叔的兩個兒子來著。聽說這事夫人亦知曉,還是早些年就定下來的,等簫兒和箏兒被開恩放出了宮,回家就要下嫁的。”
淑賢瞪大了眼睛問道:“忠叔的兒子?兒女嫁一家?”
簫兒二人頭越發低了,反倒是琴兒接著笑道:“可不是麼?您身邊的大宮女可是有的是人求的,奴婢們經常奉您的命令回伯爵府,不知怎的,簫兒和箏兒就被忠叔和忠嫂給看上了,後來忠叔特地求了夫人的恩典,夫人說只要您放奴婢們出來,就為這婚事做主,只不過這事沒個準,若是忠叔的兩個兒子願意的話,還要等幾年再說,這不,您今年說放奴婢們出宮以後,忠叔就立即歡喜的把這事定下來了麼”
淑賢聞言心中卻有些擔憂是底下的奴才更看重簫兒和箏兒跟她的情分,才做出這個決定。雖說忠叔她還是很敬重的,但兒子畢竟不是老子,誰知道忠叔的兒子是個什麼品行呢?
想是這麼想,但淑賢也不會當著兩個待嫁的心腹面前突兀的問出這種問題來,她先是把心中的想法壓了下來,做出滿意的表情笑道:“哎呦,還特地等了你們好幾年呢,看樣子是個好的,顯然對你倆滿意極了。這下子可好,你們先是做了姐妹,過不了多久又要做妯娌了,以後你倆可要好好相處,別鬧出妯娌不和的事才好啊”
淑賢這也算是先勸告了一番,因著大家子裡總有很多紛爭,兄弟尚且可能爭家產呢,何況隔了一層的妯娌了。不過自己的四個心腹是個什麼品性淑賢還是知曉的,想必她們倆也不會因著一點子家產而眼皮子淺的,大不了等她們出嫁時自己多送點嫁妝,這東宮裡的東西隨便拿出一樣擺設都夠普通人家做傳家之寶的了。
簫兒和箏兒低著頭對視了一眼,然後緊跟著就對著淑賢保證道:“奴婢們謹記主子的教誨,定會和和氣氣的相處下去。”
等這二人站起身以後,淑賢又問琴兒道:“你呢?可有什麼打算沒有?”說著淑賢又笑著問道:“是不是家裡也給你安排好人家了啊?”
琴兒家的兄弟姐妹眾多,在伯爵府的下人裡也算是有很大勢力的,所以說她家裡人若是想給她找夫家的話,卻是比簫兒和箏兒更簡單方便的多。要不然淑賢也不會主動開口調笑起來。
可琴兒卻搖頭說道:“奴婢不想出宮,求主子開恩,讓奴婢繼續伺候主子吧”
笛兒也在一旁跟著跪下道:“奴婢也和琴兒一樣,不想出宮,只想繼續伺候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