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22部分

“這些地大部分都已經賣出去了,剩下小部分在政府手裡。政府手裡的好辦,你投資額這麼大,他們肯定願意低價出售,一畝地一萬多吧。至於私人手裡的,也不會很難。我查過,一共是有二十四家公司,每家有數百到數千畝不等,我估計二十億左右可以拿下,加上政府手裡的,應該是二十五億左右,肯定不會超過三十億。”張龍說。

“三十億啊。”史密斯看著蟛蜞灣,要是真的能把整個地方拿下來的話,那還真是划算,“真的能獨霸整個開發區嗎?要是別人不肯賣怎麼辦?要是在邊角還好說,要是在中間的,那我們的廠區就連不成片了。”

“誰這麼不開眼啊,”張龍說,“本來這兒什麼都沒有,買下地來當場能賺一筆,有誰會不賺這筆錢,就為了和我們作對呢?到時候我們把它圍起來,它連建廠房都不行。再不開眼,請政府出來協調,我們是百億投資的大戶,政府肯定傾向我們。”

“那我就把這兒列為重點考察物件吧。”史密斯說,如果真的像是張龍說的這麼好,那就肯定是這裡了。果然找張家合作的決策是正確的,雖然中間有些波折,但是最後還是有了很好的結果。要不是本地實力深厚的老闆,怎麼可能找得到這種好地方。

史密斯自己一個外國人,對於省城的瞭解,就僅限於市中心和去過的幾個開發區,而且都是蜻蜓點水,根本沒去過幾次。帶來的隨從都是日本人,更加是兩眼一抹黑,雖然看著和華夏人很像,其實還不如史密斯這個白鬼子。至少史密斯會說中文,這幾個日本人自己上街的話,連飯都買不到來吃,只能去麥當勞肯德基。

要是沒有張家的合作,史密斯只能聽省城政府的推薦,市政府給他什麼他就要什麼,頂多要市政府給多幾個選擇,可是那有什麼用呢,市政府完全可以給一個他們真想推薦的,然後搭配幾個一看就不靠譜的,那麼史密斯只好選市政府推薦的那個。

“對了,”張龍又說,“你打聽訊息的時候,最好先不要說是要買地建廠,要不然那些地主聽到訊息,很快就會坐地起價。”

“我打聽工業區的訊息不是買地建廠還能是什麼?”史密斯覺得簡直就是多此一舉。

“你也可以說是來建一個配套廠啊。”張龍說。

史密斯打定主意這件事不聽張龍的,就算多給點錢,也要確實訊息才行。當然史密斯也不會刻意去宣揚自己要在蟛蜞灣買地,不影響辦事的話,能省一些當然好。首先要確定的,蟛蜞灣究竟是不是工業用地。這個很容易查,去市規劃局一問就知道了。

好像史密斯這種帶著上百億資金來的投資者,不論去世界哪一個角落,都是政府的巴結物件。省城就更不用說了,就是靠外貿混飯吃的,吸引外資簡直就是政治正確,各種超國民的優惠條件拼命的給。現在國家外匯多了,對吸引外購投資者的力度減弱了很多,可是執行了好幾十年的政策,早就已經刻到骨子裡去了,史密斯想要看看規劃,那是多簡單的事,甚至都沒收錢,就把整個地區的規劃圖給史密斯送了過去。

張龍一點都沒騙人,蟛蜞灣果然已經規劃成了工業區,而且還是下一階段重點發展的開發區,至於那個港口,也已經列入了規劃當中。不過這事規劃局說了還不算,史密斯又去發改委詢問。發改委自然也不敢得罪,把所有相關的檔案都找了出來,港口已經預批准了,只要其他部門的檔案弄好,發改委就可以正式立項,走完程式必定會批准。

至於其他部門,什麼港務海關交通廳,衛生消防公安局,史密斯全都去問了一輪,問到的訊息都是一樣的,的確有這麼個港口,的確正在走程式,獲得批准應該沒有什麼大問題。至於水電交通等等,各個主管部門給的訊息就更加確實了,他們已經開始動手了,路有多寬一共多長用的什麼材料,變電站多大容量線怎麼拉,水管多粗管線怎麼走,史密斯都拿到了資料。

既然如此,那就肯定不會假了,不過史密斯還需要最後確認才能下定決心,他找了市委書記孫雪峰,“孫書記。”史密斯這時候當然不敢穿和服,一身的正裝西裝,十分的商務,“我想跟您打聽點事。”

“哦?是什麼事情呢?”孫雪峰和藹可親的問。

“是蟛蜞灣的事情,那邊是要開發做工業區嗎?”史密斯問。

“是啊,您對那邊有興趣?”孫雪峰說,“那邊是新開發區,配套都沒做好呢,所以就沒跟您推薦。而且土地已經賣得差不多了,剩下的地方沒有多少。您想要把工廠建在那邊嗎?可能不太方便。”

不方便?史密斯在心底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