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部分

象化,即對現實加以形象和鮮明的描述,它們既容易理解,而且可以避免矛盾,排除例外,天堂和地獄、作為善惡鬥爭場所的人生、天神對自然力的駕馭,以及神靈監督實施禁忌等等,都屬於物件化的具體例子,物件化能形成頗具迷惑力的組織結構,上面再裝點著各式各樣的象徵和神話。

承諾是宗教生成的第二道程式,善男信女把自己的生命奉獻給那些已經物件化的概念,也奉獻給志同通合者的福祉,承諾是一種透過情感上的自我犧牲而表現的純粹部落精神。它的焦點在於神秘的契約,在於巫師和祭司,因為他們關於典章的解釋,被認為是不可少的徵明,承諾是透過典禮儀式來取得的,此時武斷的規則和奉物得到神聖化,並且再三受到明確界說,直到它們變得象愛和飢餓一樣成為人性的一部分。

最後是神話的問題,神話是一些故事傳說,用它們來說明部落在世界上的特殊地位,而這種說明中所用的詞語,與聽者對於物質世界的理解是合拍的,有文字記載以前的狩獵-採集者的神話,講述著可以置信的創世故事,人類和那些與部落有特殊關係、並具有超自然力量的動物,在一起戰鬥、生存和繁衍,他們的所作所為多少說明大自然是怎樣執行的,也說明為什麼該部落在地球上處於一種特別優惠的地位,神話的複雜性和社會的複雜性一同增長,神話以更為奇異的形式,複製了社會的基本結構,神人們和英雄們的部落,為王位和領土而爭戰,分別主宰著凡人生活的不同領域,神話再三重複著摩尼教的主題,兩種超自然力量互相鬥爭,力求主宰人世,例如,在亞瑪森——阿林諾科森林中的某些美洲印地安人中,競爭者是代表著太陽和月亮的兩個兄弟,一個是仁慈的造物主,另一個卻是惡作劇的騙子,在後期的印度教神話中,婆羅瑪,宇宙的仁慈主宰,創造了黑夜,黑夜又生下一些拉克莎薩,他們企圖吃掉婆羅瑪,並要消滅凡人,在其它更為精細複雜的神話中再三出現的主題,是啟示錄式的末世論和千年王國,它們預言,鬥爭將要結束,因為一個天神將從天而降,毀滅現存世界,另創一個新的秩序。

對於這類至高無上的神靈的信仰,並不是普遍的。約翰·懷廷所調查研究過的81個狩獵-採集社會中,只有28個(也就是35%)在它們的宗教傳統中有至高無上的神靈,至於說一個創造世界,而且有是非道德觀的能動的上帝的概念。就更為少見,而且,這種概念通常從遊牧的生活方式中產生,人們愈依賴放牧,就更易於相信一個猶太教——基督教式的牧羊人上帝,在已經查明其宗教的其他社會中,這種信仰的出現只佔10%或更少。

一神教的上帝都是男性,這種濃厚的家長式傾向,有著幾種文化上的根源,遊牧社會是高度流動,組織嚴密、而且驍勇好鬥的,這些特性都容易導致男性的權威,並且,作為主要經濟基礎的放牧、首先是男人們的職負,由於希伯萊人原來是一個遊牧民族,因此在《聖經》中上帝被描繪成為收單人,而選民就成了他的羊群。伊斯蘭教,是一切一神論信仰中最為嚴格的一種,也是首先在阿拉伯半島上的遊牧民族中發展起來的。

當科學向前發展,接二連三地摧毀著古代神話的時候,神學就退進了它最後的堡壘,再也沒有什麼東西能把它從中趕跑了,這個堡壘,就是創世神話中的上帝的概念,上帝是意志,是一切存在的根源,是產生原始火球中一切能量的動因,是規定宇宙賴以進化發展的自然規律的主宰,只要這個堡壘存在一天,神學就能從中伺機向著真實世界突圍出去。當其他哲學家喪失警惕的時候,自然神論者卻能以過程神學的方式,設定一個超然而又瀰漫一切的意志,他們甚至可以預言神蹟。

但是,也不要低估了科學唯物主義的力量,科學唯物主義給人類精神提供了另外一種可供選擇的神話體系,而這種體系到目前為止,在每個衝突的領域中,都擊敗了傳統宗教,史詩是科學唯物主義的敘說形式,從150億年前宇宙的大爆發起的進化過程開始,透過諸元素和天體的出現,到生命在地球上產生,我們說這種進化的史詩是一種神話系統,是從下述意義上著眼的,那就是:它在今天所提出的法則,只是信以為然的,絕不可能確切地加以證明以形成一個因果關係的連續統一體,貫穿從物理學到社會科學、從地球到可見宇宙中的其他世界,並從時間上倒溯到宇宙的開端,每一存在都被認為是服從目洽的物理學規律的,科學家決心在說明中決不使用任何不必要的字眼。因而也就排除了所有的神靈和外界動因。最為重要的是,我們已經到了生物學史的關鍵階段,此刻宗教本身也要接受自然科學的解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