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申訴,無論這種申訴帶有多少令人起疑的色彩。在萊溫斯基性醜聞案結束後,她出版了一本書,叫《莫妮卡的故事》,在該書中她詳細描述了與克林頓的交往過程。
在這本書裡,萊溫斯基表示,當她於1995年擔任白宮見習生第一次見到總統本人時,她對許多女人為克林頓著迷感到困惑。她說:“他的鼻子又紅又大,灰髮粗得像鐵線,他是個老頭子。”“許多在白宮的女人都迷戀著他,而我想:這些人簡直是瘋了。他們對男人的品味真是糟透了。”但她在那年7月白宮的一項儀式上見到克林頓後,改變了主意。不久,她和所有人一樣迷上了總統。萊溫斯基說,當他們一個月後在另一個儀式上第一次會面時,她終於見到“克林頓的整體”,而顯然地,他也見到了她。萊溫斯基第二次邂逅克林頓是在白宮為克林頓所舉行的生日會上。當時所有的見習生都受邀出席。她對克林頓說:“生日快樂,總統先生。”“克林頓深深地注視著我的眼睛,而我已經著了迷。”
無論該書的炒作嫌疑有多濃厚,也無論萊溫斯基的自暴家醜是一種多麼低俗的行為,她確實因此遭受了公眾的嘲笑,甚至是鄙棄的辱罵,但她在書中敘述的與比爾發生了性關係卻是千真萬確的事實,希拉里很快就要面對一個她難以接受的現實。
1998年8月6日,萊溫斯基向白水案大陪審團提供了證詞。
8月14日晚,希拉里與克林頓共同的朋友鮑勃·巴爾特旁敲側擊,希望希拉里對克林頓將要面臨的指證做好心理準備,她其實早已從公眾及媒體的反應中覺察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但她想推遲這一刻的到來。但推遲能夠阻擋事實真相的呈現嗎?
15日早,克林頓說他必須坦承與萊溫斯基有過不正當關係,但不過是逢場作戲,還說他之所以先前不向希拉里說實話,是不願讓希拉里受到傷害。他的確經常這麼幹,希拉里也早就預料到會有這麼一個痛苦的時刻,但她還是禁不住憤怒了。她無論如何也想不明白,為什麼克林頓一再因為私生活問題而遭到共和黨的攻擊,他本應該吸取教訓,但卻屢教不改,這一次無疑將會給他的政治生涯抹上永難洗去的汙點了。其實,希拉里並不想對他的出格行為進行多麼義正詞嚴的譴責,在1992年與布什角逐總統時她就曾因對布什總統的不恰當指責而遭到新聞界的“報復”,在美國總統史上,也不只克林頓與布什有過婚外關係。
羅斯福總統因為妻子埃利諾不喜歡性生活而與她的社交秘書露西·默瑟發生了性愛關係。
艾森豪威爾總統在戰爭期間也有一個叫凱·薩默斯比的女朋友。
約翰遜的風流韻事更多。當第一夫人萊迪伯德被問及他的丈夫的事情時,她的回答是:“林頓愛所有的人,女人占人口的大多數。”但希拉里無法忍受的是他的謊言,對她和他們的女兒切爾西的欺騙,不過,或許她也會想到克林頓的政治生涯將因為這場“莫妮卡風暴”真要壽終正寢了,但她畢竟是經歷過幾番風雨洗禮的希拉里,再大的悲痛都要埋在心底,為了自己也為了比爾的政治前途,她必須擦掉眼淚,勇敢地爬起來,奮勇前進。
政治一直是希拉里的生命,在面臨這次背叛的打擊時,政治的至高無上地位起到了超過一切靈丹妙藥的救助作用,在克林頓向大陪審團提供完證詞之後,她又得到了朋友的安慰與勸告,他們都勸其原諒比爾。她慢慢地撫平了內心的傷痛,因為她還愛比爾,更愛自己的女兒切爾西,她開始重新投入各項亟待解決的切身事務中去。
但獨立檢察官斯塔爾並不想放比爾一馬。
9月9日,斯塔爾的副手們開了兩輛麵包車駛往國會山,提交了11萬餘言的《斯塔爾報告》。《斯塔爾報告》描述了克林頓與萊溫斯基的10次性接觸,情節非常仔細,猶如一本駭人聽聞的黃色小說。由共和黨人控制的眾議院司法委員會於接到報告的兩天後,即1998年9月11日決定在網際網路上公開該報告。將調查總統的“黃色”細節公諸於眾,這在美國曆史上是絕無僅有的。美國眾議院司法委員會此前已於8月21日公佈了克林頓在白宮地圖室向大陪審團作證的錄影帶。
美國多位刑事律師和前檢察官對眾議院司法委員會的決定大為不滿,認為這是不公平和沒有正當理由的。美國刑事辯護律師協會主席法茲內說:“它將美國的司法制度搞得天翻地覆。有關證據是在檢察官單方面主持下秘密蒐集到的,但卻公諸於世。在正常的情況下,沒有人會被抹黑到這個樣子。”法茲內指出,最新情況再次顯示獨立檢察官斯塔爾對克林頓展開的刑事調查根本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