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才可能不以自己父親的名義,而去攻擊別人的父親。
‖王牧笛:安安說得對,墨家實際上給出了一個拒絕爭鬥、維繫團結的根基,給出了一個團結的合法性的說明。在其他一些國家中,團結可能有兩個根基:一是宗教的神,另一個可能是外在的敵人。中國文化中既沒有對一個統一的神的信仰,歷史上也比較少有強大的外敵,所以一直缺乏這種團結一致不內耗的根基。墨家恰恰給出了這樣一種根基,從兼愛出發,以“非攻”為表現。
‖叢治辰:在我看來,墨子的“非攻”思想非常值得讚賞,只可惜它超越了他所屬的時代。在當時的情況下,中國必然需要血與火的洗禮走向統一和強大。在我們這個時代,人類經過一戰、二戰的慘痛記憶之後,和平主義的興起才顯得那麼有價值。所以在今天和平主義主導的語境下,墨子的“非攻”思想也極其有意義。
‖餘秋雨:在難於實現的時代仍然大聲提出來,並身體力行,這就是信仰的力量。我們不能永遠成為“審時度勢”的實用主義者,而應該在清醒瞭解周圍環境之後,抬起頭來看看天上永恆的太陽。
墨子的辛苦,在於眼見身邊多的是苟且偷安、袖手旁觀的人,但他還要埋頭努力。這是一個信仰者才有的形象。《墨子》裡有一段話,說家裡有十個孩子,九個人都不勞而獲,只有一個人在奮鬥,這個人只能更勤勞,才能支撐這個家庭。其實,對一家是如此,對整個社會的大家庭也是如此。
《墨子》還講了一個故事,一個長途背米的人坐在路邊休息,站起來再想把米袋扛到肩膀上的時候卻沒有力氣了,看到這個情景的過路人不管老少貴賤都會幫他一把,將米袋託到他肩上。但是,墨子說,眼下很多號稱正人君子的人看到肩負著道義辛苦行路的義士,不僅不去幫一把,反而加以毀謗和攻擊。他說,你看,當今義士的遭遇,還不如那個背米的人。這個故事讓我很感動。說到底,文化不是單純地傳播文化知識,更不是關起門來搞一些自得其樂的研究,而應該像墨子一樣,傳達一種信仰。這個黑衣壯士的信仰,就是“兼愛”和“非攻”。
。 最好的txt下載網
第十六課 諸子百家中文學品質最高的人(1)
‖餘秋雨:終於說到了莊子我很高興。直到現在,我們討論的一些中國文化奠基者,大多偏重於哲學和政治學,離文字都有較大的距離。當代民眾由於古文化水平不高,一看到文言文就以為是文學,這是一種誤會。其實在諸子百家中,思維品質高的人很多,而文學品質最高的,好像,也就是莊子。
但是,我本人接觸莊子,卻與文學無關。記得我曾經在一篇文章中寫到過,我二十歲那年遇到了一場叫做*的社會災難,爸爸被關,叔叔自殺,全家衣食無著,我自己又在學校裡受到造反派的圍攻,真是走投無路,天天愁苦。這時有一位女同學告訴我,1957年,也就是在*的九年之前,她爸爸被劃為“右派”,家裡也是一片痛苦,她爸爸就要全家讀《莊子》。聽了這個我本來並不熟悉的同學的話,我立即找了《莊子》來看。看了幾天我漸漸明白,對付災難,不能用災難語法。世上有另外一種語法,可以讓自己從精神上脫身而出,藐視災難,重新認識世界和人生,取得一種詩化的自由。這個閱讀經歷極為重要,對我今後的人生一直有很大的影響。你們知道我以後又經歷過大量磨難,卻能一直保持著達觀的心情,直到今天還能如此開心地與你們談莊子,這都與莊子有關。
‖王牧笛:秋雨先生的經歷讓我想起,莊子本身也遇到過很大的災難。他的妻子去世了,他的好朋友惠施去看他,發現莊子不但沒有哭泣反而在鼓盆而歌。惠施說:你不哭也就罷了,還唱歌,是不是太過分了?莊子說:她剛死的時候,難道我會沒有感慨嗎?但一想到人最初本來就沒有生命,不僅僅沒有生命而且沒有形體,不僅僅沒有形體而且沒有元氣。人的生死就像春夏秋冬四季更替一樣,她都已經安息於大自然之間了,我為什麼還要哭泣?現在我每次想到莊子,都會聯想到兩句話,一是海德格爾說的“人,詩意地棲居”,還有一個是歌名——《白衣飄飄的年代》,都是一種美麗的生命狀態:達觀、逍遙。
‖何琳:前幾年網上流行一個“小雞為什麼過馬路”的思想遊戲,由網友代各位故去的思想家進行個性化的回答。比如,柏拉圖會說“為了尋找更高的善”,達爾文會說“為了尋找更好的進化座標”,拿破崙的答案是“不想過馬路的小雞不是好雞”,孔子拒絕回答,曰“不知人,焉知雞”。面對“小雞為什麼過馬路”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