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成的。
顧玄芝提倡的是輪種理念, 下窪農產品種植基地在接連種植了‘黃豆——旱稻——小麥’之後,來年的種植計劃就變成了‘時令蔬菜+玉米+白菜+土豆’, 不僅可以充分發揮土地的優勢,還能儘快擴充‘精細化種植’的農作物陣營。
下窪農產品種植基地的AI裝置已經被顧玄芝‘調教’得差不多了, 龐大的資料庫已經具有了獨立分析植物生長狀況的能力,唯一欠缺的就是難以自動得出不同種突發狀況的應急策略,這是顧玄芝給自個兒安排的下一步研究計劃。
不過,黃豆、旱稻、小麥這三種作物在種植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突發情況已經被顧玄芝全部錄入進去了,只要下窪農產品種植基地的AI系統開放授權,其它農產品種植基地都可以共享下窪農產品種植基地中這個相對成熟的AI系統。
也就是說,有了AI系統的相助,新時代集團可以在全國範圍內搭建農業種植基地,只要下窪農產品種植基地不斷電,其它農產品種植基地就都可以輕而易舉地複製下窪農產品種植基地的勞動果實。
顧玄芝原先還好奇新時代集團會採用什麼樣的方式來實現AI系統內資料的共享,她以為衛東征會採用搭光纖網路的方法,怎知她的想象力還是被貧窮給限制了,人家衛東征直接在下窪農產品種植基地中建設了一個高頻訊號發射塔。
下窪農產品種植基地中AI系統的資料可以直接透過高頻訊號發射塔發射到衛星上去,然後再透過衛星技術將那些訊號傳播到其它農產品種植基地中。
究其原因,顧玄芝發現,人家衛東征為了最佳化新時代購物中心的供貨網路,直接聯合高新技術研究院發射了好幾顆衛星,AI系統的共享就是仰仗那些衛星來的。
衛東征不愧是商場中的老油條,他看似對誰都很親和,但從一件事情上,顧玄芝就看出了衛東征的‘老奸巨猾’。
下窪農產品種植基地中的AI系統是對新時代集團完全開放的,只要新時代集團想要,隨時都可以同下窪農產品種植基地中調取資料,顧玄芝如果不想把那些資料共享出去,估計唯一的辦法就是拔電源了……
但下窪農產品種植基地若是想從別的生產基地中複製反饋資料,則需要新時代集團的稽核批准,開放授權。
其過程之繁複,超出常人的想象。
顧玄芝第一次認識到了衛東征對整個新時代集團的掌控力。
這個男人是真的強,而且很強。
……
農業種植技術的突破為整個國家都減輕了負擔,新時代集團更是憑藉穩步增加的優質糧食增長量盡情地在國際世界中收割‘韭菜’,由新時代集團所提出的食品安全標準更是從籍籍無名一躍成為國際上要求最嚴苛、最得消費者信任的食品安全標準。
在某些人看來,新時代集團所提出的找一個食品安全標準完全就是一個‘損人不利己’的事情。
之所以損人,是因為如此高的‘食品安全標準’太難達到,勢必會對許多同行企業造成打擊。
之所以不利己,則是因為新時代集團既然提出這麼高的標準來,自個兒生產的產品必須過硬,不然對於新時代集團絕對是致命的打擊,可高標準就意味著更高的淘汰率。
明明是一樣的黃豆,之前三十斤黃豆就能生產十斤植物蛋白粉,現在卻有可能變成八斤、五斤、甚至於更少,這對於消費者而言是好事,可對於生產廠家來說,卻意味著利潤的縮水。
商人逐利,哪有人願意主動縮水自己的利潤?這就是其它企業看不懂新時代集團的地方。
事實上,新時代集團一點都不擔心利潤縮水的問題,因為這個高要求食品安全標準的提出是建立在新時代集團旗下農業公司已經掌握高品種黃豆培育種植方法的基礎上。
原先的普通黃豆提煉優質植物蛋白粉的比例是三比一,現在的高品質黃豆提煉優質植物蛋白粉的比例變成了一點四比一,就算高品質黃豆的成本價更高,那也不會動搖新時代集團的既得利益,相反,新時代集團只會賺得更多。
同行企業可謂是被新時代集團被逼到了牆角,還被暴打了一通。
顧玄芝在下窪農產品種植基地的分紅是與基地種植的農作物產量相掛鉤的,可是同新時代集團依照這些農產品所獲得的利潤相比,那簡直就是九牛一毛。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顧玄芝才發現了衛東征當初拿來的合同有多麼坑人。
她辛辛苦苦搞出了精細化種植的方法理論,而她的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