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劉青乖乖去了灶房,蔣氏正在洗鍋,回頭見她進來,便道:“快去洗漱,洗完過來淘米。”
“好。”劉青脆生生應了,趁蔣氏沒注意,從她的寶貝鹽罐裡偷了點鹽,就著鹽水,拿廢舊的布條擦了擦牙齒。
沒辦法到了這個時代,或許富貴人家有專門刷牙的工具,在飯都吃不飽的農村,能每天用清水漱一次口就算講究了。
蔣氏把家裡的油鹽,看得跟命根子一樣,劉青也只在運氣的時候能偷到一點鹽漱口,大部分時候還是清水擦牙。
擦了牙,又仔細洗了臉,井裡打上來的清水,帶著一股子涼意,劉青最後一絲睡意也被冰沒了,一身清爽的跑回灶房。
蔣氏已經舀了小半盆米放在臺上,等著劉青去洗。
小半盆米就是劉家今天的口糧,看著不少,可劉家人口多,幾個主要勞動力更是飯量大,這點米遠遠不夠吃。所以蒸飯的時候,蔣氏都會倒一半泡發好的大豆,也就是黃豆下去一起蒸,這分量才勉強夠劉家人吃飽。
劉青麻利的淘好米,蔣氏已經把鍋裡的水燒開了,正好接過盆子把米倒下去煮,剛沾溼的米,底下還有一些黏在盆子裡,劉青有眼色的從鍋裡舀了半勺熱水,蔣氏看她一眼,滿意的點頭,劉青便將水小心的倒進鍋裡,蔣氏捧著盆,晃盪幾下,便把盆上沾的少許米隨著熱水一起倒回鍋裡。
蔣氏手執鐵勺,在鍋裡一下下攪拌著,一面叫劉青注意柴火,一面講解道:“煮米的時候不能偷懶,要時不時的攪拌,否則很容易黏到一起去。”
劉青點頭,臉上寫滿了求知慾。
這樣的學生,當老師的也有成就感,蔣氏略顯刻薄的嘴角弧度,也稍微柔和了一些,道:“煮好了,你去把笸籮拿過來。”
劉青熟門熟路的取了笸籮,架在木盆上放好,蔣氏便將煮得半熟的米舀到笸籮裡,竹編的容器難免有些縫隙,水正好從縫隙中流到盆中,滴滴答答的水聲甚是清脆。
蔣氏沒有把所有的米都舀上來,鍋裡還留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