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
當過兵?半醉的李家明好奇道:“趙姨,什麼時候的事?”
提起往事,趙姨竟然噓唏道:“80年,一發炮彈過來,我們衛生所17個人就剩下3個,還個個帶傷。”
為國征戰過的人都值得尊敬,李家明連忙拿過桂銘的酒杯,恭敬道:“趙姨,我李家明自束髮讀書起,恩師便教我大丈夫立世,必須要立德、立功、立言,但立功是第一位的。為國征戰,功大莫焉,我敬您一杯酒,感謝您和您戰友的為了國犧牲。”
這話搔到了趙姨的癢處,示意桂銘象倒白酒一樣倒滿紅酒,痛快地舉杯道:“幹!”
“幹!”
兩人一飲而盡,滿桌女賓輕輕鼓掌,依然保持著文雅與矜持,可見三代出貴族這話真的不假。
幫大姐應酬完了,臉紅脖子粗的李家明也告辭,下樓去與那幫官員朋友繼續喝酒聊天。到了他們這個層次,早沒了斗酒、勸酒之舉,說是喝酒不如說是品酒,就是圖個說話的氣氛,根本無需桂銘代酒。
當然,餐廳裡的飯局是以李家明為核心的,雖然黃副書記即將高升,即使這是個官本位的社會,但一省之長遠沒有世界首富有份量。
何況隨著iphone2的繼續一支獨秀,以及新推出的無線辦公解決方案,他們也好奇漢華還可能發生什麼奇蹟。今天來的這些客人,除了閔局長外,幾乎都是從海淀區出來的,也正是因為sohu系和漢華系的崛起而撈足了政績。
趁著市委、區委領導在,李家明也樂意給他們吹吹風。漢華的市場價值已經體現出來了得儘快上市,再以紐約上市公司的名義去搶佔無線辦公的市場。
可這話題一開,饒是早有心理準備,幾人依然被嚇了一跳,漢華的市場估值居然超過2000億美元?
其實這又算什麼?去年漢華集團營收600多億,淨利潤200多億,區區10倍的市盈率相對一家高科技公司來說,真的不算什麼。如果不是因為漢華已經發展成熟了,這種高科技企業在資本市場裡,市盈率幾十倍、上百倍也是司空見慣的事。
可這確實不得了,拋開漢華集團上市會誕生多少億萬、千萬富豪之外,李家明這個持股40%以上的創始人,又得身價多少?以前大家是估計帶統計,漢華一上市可就是清清楚楚了。
這事可不能由著他們猜,首富的帽子要戴,但該不露白的也必須藏著,李家明連忙道:“黃叔,你們從哪聽說的?這麼多年來,漢華融了幾次資,再加上期股激勵,我的股份一路被稀釋,現在就剩下30%都不到了”。
這話濛濛別人還行,蒙對他知之甚深的桂銘可不行,但他仍然幫腔道:“那也夠嚇人的,加上你在利方的股票,能超過那美國佬了吧?”
“差不多吧”。
與李家明有共同利益的楊國慶也連連點頭,調侃道:“家明,得加把勁,別首富帽子沒戴幾天,又被人家搶回去了”。
“承你吉言,這帽子爭取多戴幾天!”
第三百一十九章 見好就收
即使是在美國那樣的契約社會,人脈資源依然是決定一個人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正因如此,每年都有大量的名校生進入白宮、國會山、華爾街、世界五百強當實習生,在積累工作經驗的同時也在大人物面前先混個臉熟。
契約社會尚且如此,在人情社會里則可想而知,很多時候即使你有足夠的金錢、時間,都未必能進社會最頂層的那個圈子。因為你缺少了那塊最重要的敲門磚,那塊不起眼的磚可以是學歷、經歷、愛好……,卻唯獨不是錢。到了社會的最頂層,錢已經沒有多大作用,反倒是藝術、文學、學識這些東西可以獲得別人的尊重。
灝華集團的董事李忠華不過是初中畢業,但她非常幸運,她的堂弟替她推開了一扇門,一扇通往權貴圈子的大門。有了趙姨和桂姐這些四九城裡二代、三代移民引薦,加之李家一門兩教授、七博士,初中畢業的李忠華也擠進了四九城那個圈子。時間一長,已經不缺錢和時間的李忠華,時而不時地與這個首長夫人、那個部長千金喝杯紅酒聊個天,或大家聚在一起討論巴黎的時裝秀。
擠進了那個圈子,灝華集團的那些麻煩就不再是麻煩,甚至不需要夫人、太太們吱聲,那些眉目靈醒的老部下都會照顧一二,起碼不會再去為難。
安排好了大姐的事,參加完sohu能源潯陽分公司的奠基儀式,李家明也回到了斯坦福繼續教書兼募捐。當然,對於李家明這種人來說,教書是本職工作,比教書更重要的募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