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5部分

再後來,患者家屬還以詩什、芽茶為贈。

其實,現在這種慢性腹瀉的人也特別的多,西醫對這個病基本是沒有辦法,我在肛腸醫院的朋友經常抱怨,說很棘手,而王孟英的這個方子是張仲景烏梅丸的思路,按照這個烏梅丸方的思路來調治,效果非常的好,我曾經治療了許多這樣的患者,很快就痊癒了。

醫道,什麼是醫道

就在王孟英給各處的患者看病的時候,洪秀全可就打過來了,公元1860年,杭州失守,王孟英的弟弟是在半夜從城牆搥根繩子跑出來的,最後也跑回了海昌。

我不知道史學界對太平天國運動最終是如何評價,似乎他們的政治綱領裡也有給老百姓分田地這一說,按說應該還是不錯的,可是我從王孟英醫案裡看到的卻是,從此物價飛漲,饑荒遍地,老百姓在逃亡中死去無數。

這個時候,海昌也數次預警,王孟英就帶著家眷跑到了濮院的朋友那裡居住,濮院這個地方在嘉興、桐鄉之間。從此,王孟英開始了他長期的動盪生活,在以後的日子裡,他將不再有家的概念,他將到處流浪,隨處安家,他給自己的書齋起名叫“隨息居”,很多讀王孟英書的人特奇怪,這個隨息居到底在哪兒啊?怎麼一會兒在濮院,一會兒在上海的?其實,哪裡還有書齋啊,就是睡覺的地方,“隨息”的意思就是隨處休息,也就是說,王孟英的鋪蓋卷放在哪裡,哪裡就是隨息居。

從今以後,王孟英的生活狀態是十分悲慘的,在動盪的生活中,一面要考慮妻子孩子的生活,一面要給人看病,但是,看病的患者也都是貧苦的老百姓,哪裡還有多少診費收呢? 。 想看書來

7;王孟英(23)

所以王孟英是經常餓著肚子從患者家裡出來的。

此時物價已經漲到了一石米要八千錢,一斤鹹菜要四十錢,王孟英在書中寫到:“茫茫浩劫,呼籲無門!”

以王孟英家裡一貧如洗的狀態,哪裡買得起米呢?

當他餓著肚子給患者診病的時候,難道就不知道為自己發愁嗎!

這是怎樣的一種醫生呢?難道他們的心中,除了生存之外,還有其他東西嗎?

記得我在讀博士二年級的時候,回到家裡,有一天飯後,我坐在母親的對面,問我的母親,我的外祖父是一個怎樣的人呢?他是怎樣行醫的呢?

在以前,我從來沒有問過此類問題,在我的心裡,一直認為他是鄉村老中醫,所受的教育不多,醫學知識絕對趕不上我們。

在我到了這麼大的年齡的時候,才突然很想知道他的細節,我讓母親告訴我她能回憶起來的細節。

於是母親就開始給我講。

她說外祖父那時治病,要翻山越嶺,到患者的家裡,那時候人都很窮,有時候給患者治完了病,看到患者家裡一貧如洗,就不收錢,也不吃飯,收起針灸的包,就往回走。

母親說,有一次外祖父走在山樑上,實在餓得不能支援了,就餓昏了過去,在那裡不知道昏迷了多久,等到太陽慢慢地升高,照到他的身上,暖了過來,就又醒了,然後爬起來再往回走,回到家時,餓得幾乎要虛脫了。

“這種情況,為什麼還要去治呢?”

“因為人家有病,而你是醫生啊。”

那天,就在那天的傍晚,在吃完飯的飯桌旁邊,我流著眼淚聽著一件件外祖父的故事,心中終於明白了什麼是醫道,醫道,是一種境界,一種悲天憫人、一心赴救的境界,一種即使你的生命受到了死亡的威脅,你卻仍然毫不顧忌地去拯救別人的境界。

王孟英此時已經沒有糧食吃了,他吃的是什麼呢?文獻中為我們留下了記載,他吃的是麩子。

麩子,就是米剝下來的那個殼,有時也吃些糠,我們通常用來做枕頭的填充物。

有的時候,糧食剝得不乾淨,會在裡面剩下些碎米屑。

王孟英就是用這種東西來充飢,同時還給別人看著病。

在看病的同時,晚上卻“閉戶忍飢”,還寫著書,他說晚上“悠悠長夜,枵腹無聊”於是就寫了一本書。

什麼書呢?就是中醫歷史上最著名的一本食療的書籍,叫《隨息居飲食譜》。

書中參考各種古代文獻,結合自己以往生活小康時的經驗,列舉了三百三十多種食物在養生中能夠起到的作用,是一本非常有價值的養生食療書籍。

比如在果食類中,他就論述了梅、杏、桃、李、慄、棗、梨、木瓜、石榴、橘、金橘、橙皮、柑、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