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人們下意識的抬起頭,驚訝的發現,前面那幾棟新開的樓盤周圍的霧霾消失了。
一些喜歡上網的路人,下意識的想到了最近炒的很火的霧霾神秘消失事件,同樣也是在中海。
與此同時,同樣在中海的另外一座樓盤也出現了相同的情況,由此證明,霧霾消失事件絕對不是偶然的。
至於霧霾在清理後會因為空氣的流動,會在幾個小時後重新籠罩,無非讓飛機再撒一遍罷了。
華國各大城市飽受霧霾折磨的眾多網民們,開始瘋狂的尋找霧霾消失的背後真相,這究竟是炒作還是真的有解決辦法?
一些網站的霧霾專題也都在清道夫公司的公關下,加入了尋找霧霾消失真相的話題等。
同時炒作團隊也開始注意引導輿論,比如《我們的空氣應該誰來負責?》《有錢人可以花錢買空氣,我們該怎麼辦?》
等等一系列吸人眼球的話題,成功的吸引了大批的網友關注。
微bo那些有名的大v背後的團隊,在收到了公關費用後,紛紛加入霧霾延伸後的一系列的問題的討論。
就連那些沒有請到的名人也都加入了這場全民討論當中,挖掘霧霾消失背後的真相呼聲也越來越高。
人多力量大,在這樣的網路時代,任何事物都經不起深挖掘,何況炒作團隊也沒打算藏多久。
在一群“舅舅黨”的爆料下,中海清道夫公司就這麼猶抱琵琶半遮面,出現在了公眾面前。
清道夫公司的幕後老闆是個二十歲左右的年輕人,在南遠公司油井洩漏中,打敗了競爭的美國環保業的巨頭公司。
這是多好的素材本身就極具炒作性,一些神通廣大的媒體娛樂記者,將目標放在了林安身上。
中海大學材料系二年級,開著一輛白色的蘭博基尼,除了一名女朋友外,女性朋友也就只他的表妹還有她宿舍裡的室友,連花邊新聞都沒有。
不少記者從各自渠道蒐集到相關訊息後就傻眼了,這就是年輕富豪的生活麼?
除了跑車還有那座具體不知道在哪的豪宅以外,簡直就是一個普通的大二學生。
就算不你夜夜笙歌,紙醉金迷,好歹來點花邊新聞也好啊。
事實上,他們也不是沒打算調查下那座位於中海大學西校區的俱樂部。
可惜,在調查的時候就接到了從上級傳過來的警告,只能掐滅了這個想法。
不肯死心的記者們打算從分公司那邊著手,結果剛到吳江省沒多久,就有人找到酒店來了,讓他們從哪來回哪去。
有經驗的記者立即明白了,這個名叫地球清道夫的公司不好惹。
偷偷的找當地的同行打聽了下分公司的背景以後,立即嚇尿了,忙不迭的跑回去。
既然產品曝光了,清道夫公司也開始光明正大的小批次的銷售。
原本那些高傲的地產商見到有利可圖立即放下了架子,追著蔡雲成屁股後塞錢。
唯一讓林安疑惑的是政府的態度了,居然那麼遲緩?於是就找了許東強打聽下。
說是市裡對清理霧霾爭論的聲音有很多,什麼清理霧霾只是治標不治本,浪費錢云云。
“切,這群官老爺。”林安嗤之以鼻,既然你們慢吞吞的那我也不客氣了,拿出電話讓童正通知炒作團隊,可以進行下一步了。
於是一些曾經發過的帖子諸如《我們的空氣誰來買單?》等這些文章,被諸多水軍們頂到了首頁,矛頭直指政府有關部門。
尤其是中海,政府官方開通的微bo差點被人給刷爆了。
官方微bo在沉默了一天後,才正式發出回應,“我們正在和地球清道夫公司進行溝通,儘快還大家一個明亮的天空。”
不僅中海,數十個地方政府的官方微bo也沒有幸免,都是一些霧霾最嚴重的城市。
“把這次的任務當作政治任務來完成。”各地政府派出的代表,在出發前都接到了類似的命令。
先前就介紹過,霧霾的起因與水道汙染差不多,想要治理要麼加快工廠的轉型,要麼關停。
前者只有一些大工廠能做到,後者不僅會對經濟產生極大的影響,同時也影響許多人的生計問題。
於是主管環保的相關領導,就成了夾板裡的老鼠兩頭受氣。
不治理,造成那麼大的汙染,你居然敢磨洋工?上級政府要找你的麻煩。
治理,經濟受損影響了升遷的政績,市裡的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