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
“葉生,我叫譚永麟,你叫我阿倫就行了。”跟葉景誠握過手後,譚永麟自我介紹道。
“其實我和阿叻是好朋友,經常有收聽港島的新聞,對葉生你的名頭是如雷貫耳。”看起來譚永麟卻是有幾分興奮,又賠禮道:“冒昧過來打招呼,希望葉生不要怪我唐突。”
“不要緊。”兩人因為陳百詳這個媒介,話題慢慢的拓展開來,葉景誠問道:“在呆灣這邊拍戲有什麼感覺?我聽阿叻說你們之前還有個歌唱組合,沒打算回港島發展這方面嗎?”
“還可以有什麼感覺,拍來拍去都是些文藝戲。”譚永麟聳了聳肩膀,有些不如意的嘆了一口氣,繼續道:“至於說回港島發展,不是沒想過,只是還沒找到適合我的平臺。”
譚永麟把話說得很婉約,其實不是沒適合他的平臺。而是以他現在的名聲,大的平臺不一定看得上他,而他又不想去小些的平臺落腳,總體情況就是高不成低不就。
說完譚永麟不忘看了葉景誠一眼,他從陳百詳聽說過葉景誠不少事,特別是葉景誠傳奇般的發家之路。
另外還有一點就是,連平時能算知精的陳百詳都甘願替葉景誠打工,可想而知眼前的人是有多大的能力,那他更應該透過這個機會交好對方。
“嗯。”葉景誠淡淡應了一句。
正當譚永麟以為沒了下文時,葉景誠繼續說道:“如果你有興趣回港島發展,可以到我公司談一談合約的問題。上半年青燈娛樂會推出一體化的電影模式,應該更適合你這種能唱會演的藝人。”
“那就真的要多謝葉生了。”譚永麟跟葉景誠攀談的目的,不就是等對方這麼一句話,一個承諾嗎?
雖然他對葉景誠口中的一體化的電影模式並不是太清楚,但是可以得到葉景誠開口招攬,也不是隨便一個藝人可以有的機會。
正當兩人進一步交談時。
“葉生。”
“葉先生。”
這個時候,又有兩個女性從車輛中下來,主動走向停留在原地的葉景誠並打招呼。見到這兩個人有意找葉景誠,譚永麟自己的目的也達到了,於是識相的說道:“葉生,我先進場了,不打攪你們。”
譚永麟離開之前,來者朝他微微點頭,算是對他的一份感謝。
來人正是有才女之稱的張乂嘉,以及電影圈少見的女導演,還有文學碩士學位的許安華。其實兩個都是才女,不過前者還有相貌上的加分,所以知名度稍微高一些。
說來她們並不是第一次和葉景誠交接,不過葉景誠和當初相比卻是翻天覆地的變化。
曾經葉景誠第一部影片《人肉叉燒包2》,就是以她們兩人一導一演的《瘋劫》作為對手。當時後者的風評要比前者高上不少,甚至幫兩人取得了新浪潮的頭銜。
但是這樣就證明她們成功嗎?不盡然吧。名聲她們的確是賺了,不過從商業角度出發,她們這部電影到最後連成本都拿不回來。而作為葉景誠第一部影片的《人肉叉燒包》,卻為他帶來至少幾百萬的盈利。
原本她們還可以透過商業片和劇情片的區分來自我安慰,什麼葉景誠可以拍商業片不代表能駕馭劇情片,又或者兩個不同型別的影片根本沒可比性。
但是隨著葉景誠逐漸的成功,不斷打破港島的電影里程碑。她們才知道再多的安慰都是無用,對方拍戲的本事的確是比她們強得多。
對方一部戲就有三千萬票房,而她們的作品連三百萬票房都沒有,更別提那點微不足道的名聲,葉景誠是天天上a4頭條,而她們連副版都難得上一次,哪有這個資格去和對方比?
“葉生,我看時間差不多了,不如我們一起進去?”客套了幾句,張乂嘉邀請道。
其實她們上來攀談的原因,就是想和葉景誠認識一番,起碼以後多一條路可以選擇。
張乂嘉名下還有一間比高電影公司,目前唯一的一部電影就是《瘋劫》,不過並不妨礙她事先將道路鋪好。而且公司前期的運營資金不足,在必要的時候或者可以向葉景誠拉一筆贊助。
“好啊。”葉景誠沒有拒絕。
一路走進會場,葉景誠又迎來不少人的打招呼。一則出入頒獎典禮的嘉賓,即使不認識面對面也會禮貌的打一個招呼。
二則大概葉景誠在提名酒上的舉動,吸引了不少嘉賓的注意,事後他們經過調查,多少探聽到葉景誠的事蹟。對於一些想更進一步發展的導演或者藝人,自然不可能放過和葉景誠認識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