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有破解快刀之法,在黑衣人的快速進攻之際,他的應對之法也很簡單,只是看著對方的刀攻來的方向,或上格或豎擋,而狼刀寶刀比武士刀沉重,格擋之際,便能夠把黑衣人的刀立即盪開。這正是三式守招中的“中流砥柱”,無論對手的攻勢是狂風暴雨還是湍如巨,以此招相守,都能夠破風抵浪,巍然不動。
就在這樣,兩人你來我往,不出十分鐘,已經各擊出上百招,此刻,方寶的心卻越來越鎮靜了,他知道黑衣人無疑就是白鳥哲男,在來之前,他聽了太多渲染此人的話,知道他從小就習武,是一個天才,而且是白鳥家族最厲害的人物,顧忌著自已習武的時間太短,一直在擔心和他硬碰硬無法取勝,但現在看來白鳥哲男的快刀雖然凌厲,但並不是無法抵擋的,雖然快,但以整個身手而論,絕對在師父張浩天之下,甚至還比不過當年和他決鬥的白鳥江夫施展的北辰一刀流刀法,而到現在為止,他也不知道自已的刀法到了什麼樣的地步,但至少不會輸於此人的快刀。
黑衣人仍在一刀一刀的不斷攻擊著,這樣簡捷的快刀也讓方寶在領悟著武學的玄奧,從招式來說,中國的刀法無疑比日本刀法要繁複,過去他總是在想,簡單直接的日本刀法是不是比中國刀法更厲害,但現在他漸漸明白了,中國刀法弄得那麼複雜,並不是因為好看,而是因為更深奧,是為高手對決準備的,日本刀法由於變化少,學起來不難,天天反覆練習,所有的招式要不了三五年就可以達到嫻熟的地步,如果一箇中國刀客和一個日本刀客同時習武,在三五年內比鬥,中國刀客多半會輸在日本刀客的手中,而如果時間再久一些,讓中國刀客在實戰中領悟了刀法的變化,那麼日本刀客就必然會落於下風。因為高手相鬥,短時間是無法決定輸贏的,這其中就必須要有變化,招式當然要複雜一些,準備得越充分越好。就像是這白鳥哲男的快刀,前一百招是如此,後一百招還是如此,只要擋住了他的前一百招,穩住心神與腳步,後面就能夠從容應對了,世上能夠擋住此人前一百招的估計寥寥無幾,但是,自已無疑已經其中之一。
白鳥哲男這樣的快刀是很耗體力的,又過了十餘分鐘,他揮臂的動作便稍慢了些,方寶知道反擊的時機已至,大喝了一聲,朝著白鳥哲男當頭劈去,當白鳥哲男橫刀來格,他的刀已經彈開,展臂劃了一個圓圈,朝白鳥哲男的雙腿之間向上撩去,這一次去得更疾,大有將之開膛剖肚之勢,白鳥哲男甚至連閃避都來不及,連忙拿刀向下一格,而就在他這一格之下,方寶的刀又彈出了,在空中呼呼的劃了一個圓圈,斜地裡朝他的右肩劈去。
他用的這一招,叫做“風捲殘雲”,正是“血狼刀法”三式攻招中的最後一招,不過大有來歷,是當年張浩天從一套奇特的刀法“旋風刀法”改創而來,那“旋風刀法”用的是武學中借力打力的原理,利用對手的格架推動自已招式往復進攻,並且一招會比一招快,一招會比一招猛,而張浩天給他的這柄狼王寶刀出自其義姐也就是鑄劍名師歐治子之後歐鐵梅之手,看似沉重,卻有著一股子韌性與彈性,可說是專門結合“旋風刀法”而制,當年張浩天就用這口刀贏了與北雄幫少幫主陳凌龍的決鬥,使陳凌龍服輸自殺,而後他又根據經驗對招式作了一些修改,讓這一招成了整套刀法中威力最大的一式,施展者不停的揮刀旋轉,當真猶如颶風席捲,勢將周圍一切的生物摧毀折斷。
瞧著這樣奇妙而凌歷的招式,那白鳥哲男露出的眼睛也有了驚詫之色,但他也是武學大家,漸漸明白這一招最重要的原理是借力打力,當下只是閃躲,不再用刀去格架,但方寶的刀勢一變,左右揮刀,去擋住他閃避的方向,正是“血狼刀法”中的“斷江截流”,當初張浩天在創造這套刀法時已經算準了敵人的各種反應,因此也設計了應對的刀法,要讓敵人避無可避,無計可施。
在方寶長刀的攔截之下,白鳥哲男只能連連後退,不過他的腳步並沒有亂,快捷而靈巧,這正是忍者訓練出來的功夫,移動之間,方寶踩踏的沙泥立刻就有水浸出,而他的腳下卻絲毫沒有沾著水漬。
這樣的小巧功夫當然阻止不住方寶,他已經越戰越勇,越戰越有自信,刀刀緊逼,盼著能夠將白鳥哲男砍殺於狼王寶刀之下。
然而,就在方寶一招揮刀下劈之際,白鳥哲男身子疾縱,連著退後了十餘步,離著他大概有七八米遠才停下,胸口微微喘息,顯然體力已經有些不支了。
此刻方寶沒有繼續追擊,而是將刀橫在了右手,微笑道:“白鳥哲男先生,終於見到你了,可惜堂堂白鳥家族的家長卻總是縮頭縮腦,不敢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