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55部分

被警告的同時,英國也更清楚的意識到中國願意代表亞盟同英國透過談判解決目前的問題。

對溫斯頓。丘吉爾首相來說,這是非常好的訊息,和他剛組建戰時內閣不同,中國已經基本結束了中日和中蘇戰爭,大規模的陸軍、空軍和海軍正在向南亞大陸轉移,隨時能將駐紮在南亞的英軍碾壓成碎片。

在另一方面,法國和美國已經拒絕明確表態支援英國,而中國同德國也即將達成正式的劃分蘇聯佔領區的協議,在這樣的情況下同軍事上正處於巔峰狀態的中國開戰是極其不明智的選擇。

不管溫斯頓。丘吉爾首相何等頑固堅韌的想要維護大英帝國的昔日光榮和尊嚴,事實終究是殘酷的。

在中國國防部給予警告後,英國海軍被迫撤回已經抵達索馬利亞的海軍,將艦隊停靠在埃及蘇伊士運河南側,沒有再次跨入印度洋。

英國外務大臣哈利法克斯爵士緊急趕赴北京,同中央內閣外相郭泰祺舉行第二輪中英會談,就南亞問題進行新的談判,在幕後,顧維鈞首相提出了中方及亞洲合作同盟的四個基本條件——第一、英國應當立即承認巴基斯坦地區、阿薩姆地區、孟加拉、馬來亞自治,放棄對阿曼、卡達等阿拉伯地區的宗主權,承認這一地區的完全獨立;第二、英國應承諾逐步撤回在東南亞的駐軍,允許新加坡及周邊華人區舉行公投表決政治地位;第三、英國承諾在一定時限內解決所有亞洲殖民地的自治問題,停止在亞洲的殖民霸權;第四,中英舉行新一輪的雙邊疆域談判,為進一步推進西南亞各地區獨立自治奠定基礎。

在中國及亞盟理事會看來。中方提出的四個基本條件並不過分,但在實際的談判中,幾乎從一開始就被英國否決。英國談不上傲慢。也談不上失去理智,只是確實不能接受如此大規模的退讓條件,用哈利法克斯爵士的話說,如果一定要接受這樣的條件。英國寧可一戰。

在經歷了長達一個月的談判後,雙方還是因為差距太大而遲遲不能達成一致。

此時,全球的關注焦點都集中在中英兩國和北京會談上。似乎每個人都很清楚,如果中英在最後時刻不能達成一致,中英兩國就將掀起一場真正的世界大戰。

美法兩國的特使陸續抵達北京參與會談,希望能斡旋兩國達成一致,各國列強總體還是希望英國退讓,首先英國不佔任何道理,而亞盟方面畢竟有幾十個亞洲國家一致要求英國撤出亞洲。不可能讓這麼多國家對英國做出重大退讓,何況英國現在也沒有過去那麼強大的實力。

會議安排在北京的中南海國賓館舉行,整個會談期間的氣氛一直很緊張,雙方的矛盾非常激烈,伊朗大使幾次當著很多國際外交官員的面斥責和怒罵英國外相哈利法克斯爵士。要求英國滾出亞洲。

到了1941年的5月中旬,雙方都基本可以確認談判最終還是失敗了,在中方提出的4個基本條件上,英國只能接受第三條和第一條中的一部分,即便是在第三條中,亞盟提出的最長期限是十年,而英國則要求以三十年的時間逐步解決英國在亞洲的殖民地自治問題。

這天晚上,中英美法四國進行了倒數第二輪的一次最終談判,為了達成協議,英國在最後時刻做了一些新的退讓,同意在兩年內允許巴基斯坦、阿薩姆、孟加拉、馬來亞自治,同意撤出阿曼,並且承諾撤出在波斯灣地區的海軍,即便如此,中國還是無法接受這一條件。

談判一直到了晚上11點鐘左右才結束,結束之後,外相郭泰祺就立刻前往中央內閣彙報,凌晨1點左右,中央內閣首相和外相郭泰祺特殊前往中央宮覲見華皇。

宋彪這天晚上也沒有睡,他一直在等訊息。

中央軍部這邊已經做好了準備,只要他批准軍部的作戰計劃,第十集團軍和第八集團軍就將一路南下進攻巴基斯坦和印度,中亞集團軍則從伊拉克和沙烏地阿拉伯南下,解放阿拉伯半島上的各酋長國。

在東南亞,帝國海軍將優先消滅英國位於新加坡的海峽艦隊,並在英國海軍主力抵達波斯灣之前,派遣主力航母編隊進駐波斯灣,消滅英國海軍主力。

在中英會談期間,雙方都在不斷加強在南亞的駐軍和空軍力量,但在這種同步的擴軍中,英國遠遠不如帝國兇悍,帝國從北方調下來的多支集團軍都已經陸續抵達阿富汗和伊朗。

中央軍部是蓄謀已久,只等中央政府宣告談判破裂和亞盟理事會的最終授權,帝國國防軍就將不宣而戰,以亞盟南亞聯軍的名義殲滅英軍。

在肅靜莊嚴的辦公廳裡,宋彪聽完外相郭泰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