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清楚的明白,帝國的皇帝已經下定決心要一勞永逸的解決日本問題,要消滅日本的軍國主義,哪怕帝國才是世界上最大的軍國主義帝國。
宋彪在朝鮮戰場的視察一直持續到了6月份才結束,而在這段時間裡,帝國空軍和海軍也一直在努力的阻止日軍撤退,以及阻止日軍從本土對駐朝日軍給予支援和補給。
日本已經失去了對馬島,帝國海軍佔領此地,並且據此扼守南北,切斷了日軍撤退的線路,但在該島上,帝國並沒有駐紮空軍,因為日軍在本土依然擁有較多數量的航空部隊,雙方曾經在對馬海峽有過多次小規模的糾纏戰。
即便如此,帝國依據對馬島對周邊實施封鎖的作戰依然是切實有效的。
宋彪並沒有去對馬島視察,但他同朝鮮民國臨時總統李慶勳達成了私下的協議,為了彌補朝鮮在濟州島的“損失”,帝國會採取對等交易的原則,在日本戰敗協議中獲取對馬島的所有權,並將該島的所有權無償轉讓給韓國。
宋彪的策略很簡單,與其等到日後同韓國再就濟州島的主權問題糾纏。不如將日韓之間的主權糾紛擴大,讓日韓兩國自身都永無寧日,而中國只需要做一個調停者即可。在他的計劃中,日本和朝鮮民國之間的領土爭議會搞的很厲害,很厲害。
就在宋彪視察朝鮮前線之時,德國特使羅森堡外長也再次抵達北京。此次來訪,羅森堡外長希望代表德國元首希特勒同中國再次達成一系列的交易,而其中就包括中國在中日戰爭期間使用的彈道導彈。雖然德國也研製了類似的導彈,此前甚至也得到了中國的一部分技術援助,可要想達到中國現有的水平還是比較困難的。
德國的理由是需要更遠距離和更精準的彈道導彈攻擊莫斯科,以及俄國東部地區,而蔣方震拒絕了這一提議,他的理由是德國並不需要這麼遠距離的彈道導彈即可擊敗蘇聯,在法律層面。帝國也絕無轉讓這一技術的可能,即便是對帝國在亞盟的盟友,帝國也絕不會轉讓。
……
宋彪在朝鮮視察和訪問的週期很長,他去了很多地方,包括日治時期留下的學校、工廠、鐵路系統。近距離的評估朝鮮目前的情況。
總體來說,朝鮮的基礎還是很不錯的。
宋彪並不需要朝鮮民國發展成亞洲發達國家中的一員,雖然這種趨勢比較難以避免,現在的朝鮮民國是統一的,特別是擁有北方的大量礦產資源,這是朝鮮發展成工業強國的根基。
在宋彪和顧維鈞總理的構想中,朝鮮更應該是東北工業區的一個資源基地,東北想要進一步的發展,就必然需要更多的資源,而朝鮮無疑是一個絕佳的地域。
當然,朝鮮也可以發展成一個工業強國,這對長久壓制日本經濟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前提是朝鮮民國的金融產業必須控制在帝國的手中。
關於這一點,宋彪打算是搞一個兩手準備,首先還是要控制朝鮮的金融產業,其次才是控制朝鮮的資源產業和工商業,在朝鮮建立足夠多的分公司,控制著朝鮮的經濟命脈。
直到六月底,在避開了德國特使和美國特使之後,宋彪才乘坐專機飛回瀋陽,在東北繼續視察一週之後再回北京。
戰爭是殘酷的。
但有理由相信,至少在這一年裡,最殘酷的時期已經過去了。
作為一名經驗豐富且日漸年邁的老皇帝,宋彪顯得更有自信,從容,他預感到這一切的變化,並且堅定的相信這一切都會成為帝國曆史中的一部分。
帝國的擴張不會被任何事情所阻擋。
回到北京,宋彪就彷彿是告別了戰爭的陰霾,從上空俯視北京,這還是一座寧靜而優美的城市,它的工業區被限制在周邊的縣,特別是在通州縣、廊坊縣、順州縣,這些反而是工業區。
北京市區的繁華在於其商業和金融,在於其古都的奢華和歷史,以及它的獨一無二,在於京都縣的森嚴,在於帝國大學的卓越成就,在於科研機構的數之不盡。
皇帝親手設計了他所喜歡的一個首都之城,古城是古城,新市區轉移到通州建設,並將通州的地位提升為直轄縣,懷柔和密雲合併為燕京縣,廊坊縣劃入京兆,縣區向西北遷移十二公里,同通州保持一條直線,又連線京都縣。
經過這番調整,北京府實際上是由北京縣、京都縣、通州縣、廊坊縣構成,四縣中心正好位於一個正方體的四角,構成一個整體,相互分擔不同的城市功能,北京縣、京都縣偏重於文化、政治和商業中心,通州縣、廊坊縣則偏重於工業和經濟,加上週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