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兩個選擇,要麼投降,要麼被殲滅。
板垣徵四郎陸軍大將已經替代畑俊六成為日軍駐朝鮮東亞派遣軍的總司令官,他下令決心要在朝鮮戰至最後一人,絕不退讓。更不會投降,而東北國防軍則很樂意成全他們。
釜山周邊地形的甚至不如大邱,相對於已經完成機械化變革的中國陸軍而言,在這裡做最終決戰是最為合適的,至於日軍要如何戰至最後一人。這並不是東北國防軍的指揮官們所要考慮的問題。
陳武唯一的擔心是不希望看到日軍繼續使用化學武器,雖然帝國陸軍有足夠的防範和反擊手段,但是釜山屬於朝鮮半島人口較為密集的城市區,這裡也一直是日本殖民地經營的重心,港口繁華。
如果在這樣的地方繼續開啟化學戰,對於即將完全接手朝鮮的帝國而言,這並不是一個最好的結局。
時間改變了很多事情,也改變了很多人。
在伊朗擔任最高軍事顧問的十年生涯使得陳武有更多的機會站在全域性思考問題,不僅是軍事戰略戰術上層面的問題,也有政治和經濟層面的問題,在陳武看來,朝鮮就將等於是帝國最為重要的新殖民地,相當於是半個國土,他顯然不願意在這裡使用化學武器。
好訊息是中央內閣透過外交管道向日本發出的嚴重警告已經生效,中央軍事情報部從日本得到了最新的情報,確認裕仁天皇簽署了新的命令,禁止日軍再次主動挑起化學戰,在此前的大邱會戰中,由於日軍主動挑起了化學戰,帝國戰略部隊的中程導彈直接使用化學彈頭攻擊了東京,令東京損失慘重,國內士氣喪盡。
是的。
日軍大本營的謊話已經無法再維持下去了,只要中國願意,中國可以讓日本變成一片荒蕪的廢土,中國可以用化學彈頭橫掃整個日本,至少讓日本損失超過兩千萬以上的人口。
在釜山戰役開啟後的第二天,東北國防軍四個集團軍就陸續實現了戰略進攻目標,對釜山實現了三面合圍,加上海軍和空軍持續對朝鮮海峽的封鎖,日軍徹底成了甕中之鱉。
第三天的上午10點,東北國防軍正式對日本東亞派遣軍發起最後的猛攻,第4、第10、第33裝甲師作為主力同時從三面發起衝擊。
在整體的進攻戰術設計上,陳武沒有因為機械化坦克部隊再次能發揮突擊作用,而輕易的減少炮兵的投入規模,事實上恰恰相反,雖然對面就是城區,陳武依然大規模的使用火炮部隊,投入了三個炮兵師和四個炮兵旅的兵力,加上各步兵師下轄的炮兵團和兩個火箭炮旅,東北國防軍在最後的總攻中投入了超過4000門火炮。
在解放戰爭的四平戰役中,國共兩軍都沒有因為四平是個中等規模的城市而減少火炮的使用,雙方的火炮進攻直接將整個四平夷為平地。
中國人打起仗來一貫是很狠的,在國內都是如此,何況是在國外。
陳武並不太考慮朝鮮人民的死活,在他看來,板垣徵四郎所設計的城市戰策略是愚蠢的,釜山本地的建築多是以木結構為主,而且平均規模都比較小和凌亂,帝國陸軍不會和日軍在這裡打巷戰,直接夷平才是最佳的選擇。
釜山的人口中,日本移民超過六萬人,這是中央軍情部的統計資料,這些就更不在帝國陸軍需要考慮到的範圍內。
從上午十點開始,帝國陸軍一改此前空地一體化戰術的常規安排。沒有派遣太多的空軍,首先由炮兵部隊對日軍陣地和城區進行狂轟濫炸,每分鐘宣洩在日軍陣地上的炮彈多達6萬枚。短短几分鐘就將日軍防線和後方炸成了一片焦土廢墟。
大地轟鳴,宛如雷暴山裂。
整個釜山周邊地區都一直處於這種連綿的震動中,彷彿是一直在地震,站在地表就能感覺到這種連綿的震動。巨大的爆炸聲此起彼伏,連續不斷,轟鳴若浩浩蕩蕩的滾雷。響徹於周邊大地的每個角落。
整個城市和周邊防線都在燃燒著熊熊烈火,滾滾黑煙蔓延了數十公里的範圍。
在炮擊持續了三十分鐘後,徹底擊碎了日軍的防空炮陣地,帝國空軍才大規模的出動,而帝國陸軍則以六千多輛坦克及其他裝甲車為主力,大規模的縱深攻擊,用一個列裝mbt35主戰坦克的第2坦克旅為主力。在第四裝甲師和第11坦克旅的配合下直接深入日軍後方大本營,第四集團軍的三個步兵師緊隨其後。
日軍數十萬部隊組成的防線看似牢固,實則不堪一擊,在不到三個小時的時間裡就被徹底撕碎,坦克部隊直接兵臨城下。對後方陣地實施強攻,碾壓而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