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雙方的罷手爭取有利條件。
畢竟誰先撤怎麼撤,先撤出多遠,俘虜怎麼放,先放多少都是個問題,誰對對方都不放心。
誰知這邊提出了附加條件後,蒙山鳴那邊也附加了苛刻條件,以俘虜換大批糧草。
蒙山鳴率領的人馬本就威脅到了宋國,若再給予充足糧草的話,一旦蒙山鳴撕破和談的虛假面紗,後果不堪設想。
試問宋國朝廷如何能輕易答應,可若是不答應的話,又擔心蒙山鳴藉機亂來。
左右兩難之下,試問宋京朝堂上如何能不爭吵?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吵個沒完沒了,接連兩天都在吵這事。
正這時外面傳來一聲:“報!”
一名太監如喪考妣般匆匆而來,殿內安靜了下來,只見那太監眾目睽睽之下噗通跪下了,雙手捧著奏報,痛哭流涕道:“陛下,前方緊急奏報,蒙山鳴老賊狠下毒手,我大宋六十萬兒郎,除放回百名傳話者,餘者悉數被老賊坑殺!”
此報一出,大殿內人人色變,皆面露驚駭無比神色,坑殺?蒙山鳴竟將宋國六十萬精銳給坑殺了?
高坐在上的宋皇牧卓真臉色瞬間慘白,顫巍巍站了起來,艱難問道:“你說什麼?”
總管太監莫高匆匆下來從那太監手上取了奏報返回。
跪在地上的太監抬頭淚流道:“陛下,我大宋六十萬兒郎被蒙山鳴老賊坑殺了!蒙山鳴老賊說他收到了訊息,說咱們朝堂上爭論糧草之事,壓根沒打算給他。老賊還說,宋軍依舊逼近燕京,根本沒有談判的誠意,說是在糊弄他,說既然想打,他就奉陪,說宋國既然不顧惜自己子弟的死活,他也沒必要客氣,遂下令將我六十萬兒郎活埋坑殺!”
這自然都是蒙山鳴的藉口,蒙山鳴遵了牛有道的提醒,不過藉口宋軍逼近燕京之事卻是蒙山鳴自己附加的。
蒙山鳴收到宋軍依舊在逼近燕京的訊息後,又豈是吃素的,立馬想到了加上了這一條,明著指責宋軍無信,指責宋國沒有談判誠意,實則是在往羅照頭上扣屎盆子。
蒙山鳴相信宋國朝廷和宋國皇帝是不會擔負這個責任的,只能是羅照來擔負!
羅照打的好算盤,想拿燕京做談判籌碼,蒙山鳴與之交手,豈能讓他好過。
都是統軍作戰的將領,自然知道什麼危害最大,就怕軍心不穩!
羅照身為宋軍統帥,這不顧六十萬宋軍子弟死活的帽子給羅照扣上了,後果可想而知!
兩國交戰,不擇手段,蒙山鳴不會客氣,他同樣在把羅照往死裡整!
“陛下,羅照誤國啊!早就讓他撤兵回援,他抗旨不尊,仗著手握兵權,一意孤行,如今害我大宋六十萬精銳被坑殺,羅照是為誤國之賊啊!”有人悲聲大喊,這位是最早建議羅照撤兵回援的,如今終於找到了證明自己正確的機會。
現場立刻有武官怒斥,“胡說八道!這分明是蒙山鳴的藉口,焉能上當!”
朝堂之上當即又吵成一團。
站在寶座前的牧卓真雙手拿著奏報檢視,臉色難看,雙手顫抖,忽抬眼怒喝:“都給朕閉嘴!”
朝堂上瞬間安靜了下來,靜默一陣後,丞相紫平休拱手道:“陛下,不管是藉口也罷還是什麼,蒙山鳴此舉無疑是無視了兩國的談判,他想幹什麼已經是明擺著的,當立刻急召羅照撤軍回援!”
牧卓真臉頰抽搐了一陣,厲聲道:“攻破燕京,屠城!為我大宋兒郎報仇雪恨!”
一言既出,拍板做出了最後決斷,先屠燕京再撤軍!
到了這個地步,宋國先挑起的戰事卻吃了大虧,六十萬精銳被坑殺,駭人聽聞,宋國不捎帶點戰果回來,讓宋國上上下下怎麼看他這個皇帝?
……
十來輛馬車組成的燕國車隊,拉著百多口大箱子在官道上行進,車上插著要求會談的旗幟。
行進到穿山而過的路途時,山林中閃出了數名負責巡查的宋國修士。
此地雖然遠離宋軍攻燕的主力人馬,可宋軍不可能不在後方佈置探子,防備敵軍奇襲。
見到了約談旗幟,宋國巡查修士露面了,攔下了馬車。
確認雙方身份後,負責押送的燕軍頭領掏出了一封信給對方,“前番羅大都督送了禮給我們蒙帥,我等奉蒙帥之令回饋重禮給羅大都督!蒙帥親筆書信,還望代轉大都督。”
雙方交接後,幾位修士倒沒有為難這些押送禮物的人,也沒那個必要,兩軍交戰不殺來使,放了這些人走。
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