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部分

戀史,恨水就根據張宗兩人言談、神情、動作,安在所寫《啼笑因緣》小

啼笑因緣85

說裡了。這篇小說好像是登在《上海新聞報》的副刊《快活林》裡。《上

海新聞報》、《申報》是當時上海擁有最多讀者的兩份報紙。小說還沒

刊完,被鄭正秋看中,認為是拍電影的絕佳題材,就請裘芭香、周劍雲

兩位,改寫成分幕電影劇本,準備拍攝電影了。

民國卜六年胡蝶由“天一”轉入“明星”後,邵醉翁首先利用日本技

術攝製了第一部片上發音有聲片,為了與胡蝶賭氣,並且把邵夫人陳

玉梅捧成天一臺柱。聯華的小生金焰被一批新潮觀眾捧成電影皇帝,

鄭正秋、張石川不甘人後,透過報紙雜誌宣傳把胡蝶也捧,仁電影皇后

的寶座。

當時上海的大小電影公司雖有十五六家之多,可是論財力人才,

顯然是明星、天一、聯華三家鼎足三分的局面了。有一批擁護聯華的

影迷說,聯華的片子都是寫實主義,走文藝路線,是最進步的影片公

司,而明星拍的《碎琴樓》、《紅淚影》一類影片,始終走不出鴛鴦蝴蝶派

範圍,已經不能滿足觀眾需要,太落伍了。明星公司一看其勢不祥,經

過智囊團的策劃,由周劍雲提出一個劇本《自由之花》,是把蔡松坡與

北平名妓小鳳仙英雄美人故事,跟民族大義相結合的動人故事,希望

能借此提高影片水準,進而挽回明星早期在電影界領導群倫的聲譽。

《自由之花》、《啼笑因緣》、《落霰孤鶩》三部都是以故都為背景的,

導演鄭正秋為求場景真實,壯大聲勢,毅然決定這三部戲不惜增加開

支,全部出外景,遠去北平拍攝,派洪深跟董天涯為先遣部隊,先到北

平去聯絡佈置。洪在北平跟高逸安(言菊朋夫人)拍過《舊世京華》,算

是識途老馬,他帶著董天涯一到北平,就在三海、中央公園、頤和園展

開勘察外景工作。等準備工作大致就緒,外景隊一行四十餘人就搭乘

京浦快車,浩浩蕩蕩來到了北平。此行原本是由鄭正秋領隊,不巧他

又犯了老毛病,喘哮不停,臨時只好換了張石川領隊,鄭留在上海

療養。

明星公司計劃在北平拍的三部影片:《自由之花》是鄭正秋傾全力

製作的有聲片;《啼笑因緣》是間歇音響效果,所謂“配音片”;《落霞孤

鶩》則仍舊是部無聲電影。外景隊到達北平之前,早由高逸安給租妥

東四牌樓一所宅子,據說是遜清一位王公府邸,長廊邃室,院寬室明,

銀燈珠箔,備極華麗,每人可以各據一室,比住旅館要豁亮舒適多了!

不過四個美籍技師吃不慣中餐,於是只好讓他們住東交民巷六國

飯店。

外景隊演職員都是第一次來到北平,幾曾見過那些碧殿丹垣、翠

瓦金鋪,大家一面工作..一面暢遊各處古蹟名勝,不知不覺一晃過了兩

個多月。先是夏佩珍發現,所有帶來衣飾,全部緊繃繃嫌小,各位女星

一個個也不例外,大家只好儘量節食減肥。嚴月嫻每餐只喝不放糟的

檸檬水一杯,晚餐吃兩片白麵包,兩星期下來,她居然瘦了十一磅。

就在大家興高采烈拍攝電影盡興遊樂,《啼笑因緣》影片進度也已

拍了一半的時候,恰巧教育部所擬電影檢查法及稽核標準,此時送往

立法院審查透過,正式公佈實施。法令新頒,而鄭正秋、張石川、周劍

雲這幾位明星公司負責人,素來對於法令不十分注意,改編登記出版

小說的合法攝製,應先取得攝製權的手續也未辦理。這件事被大中國

電影公司經理顧無為窺知內情,於是以迅雷不及掩耳快速手法,向內

政、教育兩部申請登記。等取得合法攝製權後,就在上海申、新兩報以

巨大篇幅刊登拍攝《啼笑因緣》的預告。

鄭正秋看到報紙才知事態嚴重,馬上以電報函件告知在北平的張

石川。張素以老練穩健著稱,可是遇上這種意想不到的突發事件,一

時也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