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忠心耿耿的党項人死得越多,對梁太后越是有利。城池守住了,對她執掌權柄有利,城池守不住,她要投降也就沒有多少阻力了。
梁太后與甘奇說自己難,顯然並非假話。
而今真正讓梁太后擔憂的是一旦城破投降,這梁家的權勢該如何維持下去。
歸根結底還是那個問題,該如何面對甘奇?
想到這裡,梁太后不免有些負氣,越想越氣,已然寬衣解帶在面前了,那甘奇卻正眼也不瞧她,作為一個女人,還有什麼比這更傷人自尊的呢?
梁太后不自覺低頭打量了一下自己,自己是哪一點比人差了?
“太后願親身留在此處抗敵,臣等必然效死!”
“太后,太后啊,臣等百死,定保山河無恙。”
“太后,朝堂上下,眾志成城,君臣一心,百死抗之,必定能成!”
一幫臣子說得是悲從中來,有抹眼淚的,也有搖頭嘆息的。
梁太后終於說出了一語:“本宮與城池共存亡,拜請諸位死戰!”
一時間群情激憤,一個個振臂高呼:“死戰,死戰!”
城內這一幕,當真感天動地,不禁教人潸然淚下。
城外的甘奇,卻是另外一番景象,這場戰沒有什麼大戰略大計劃要制定了,党項也不會有援軍再來,左右不過是困守孤城。
所以甘奇的中軍之內,倒是歡聲笑語,調笑頗多。
還有渾漢玩笑開大了些,便是口無遮攔:“相公,此番入得興慶府,不知要拿多少党項小娘子,到時候那些達官顯貴人家,還望相公……嘿嘿……”
甘奇大手一揮:“到時候人人有份,一併都封賞下去。”
“拜謝相公大恩!”
“拜謝相公!”
滿場鬨堂大笑。
這是老操作了,激勵部將,甘奇從來都是捨得的,有什麼給什麼,要什麼給什麼。
卻是陡然間,甘奇又覺得哪裡不對勁,開口一語:“爾等切勿過於驕縱了,更不可輕敵,不論戰時平時,皆要奉公守紀,擔憂差池,本相定不輕饒爾等。”
甘奇也是擔憂,這個時代的軍人,並沒有那等思想教育,他們大多其實是沒有什麼大覺悟的,如今麾下軍將如雲,皆是驕兵悍將,連連取勝。就怕這些渾漢當真膨脹起來,戰時驕傲自大,平時作奸犯科。
想到這裡,甘奇便也想起了思想教育這件事情,這是屠龍之術,卻也是保證一支軍隊長時間保持戰鬥力的最好辦法。
只是在這個時代給軍漢做思想教育,也是個問題,怎麼做?做到什麼地步?用什麼方式?這都是問題。
甘奇皺眉在想。
麾下軍漢是一個個起身拱手:“謹遵相公教誨。”
“相公放心,我等絕對不會幹出令相公顏面無光之事。”
甘奇想著思想教育的事情,首先就得要有一套思想體系,其次要有一個教育的場所。場所不難,開軍校就是,講武學堂什麼的,不僅能進行思想教育,還能培養軍將的軍事素養與知識水平。
但是思想體系這一套,就有些麻煩了,愛國是基礎,忠君這個東西有待商榷,想來想去,文人那一套,其實在甘奇看來並不很適合軍漢。
甘奇想到了另外的辦法,但是這個辦法有一些副作用,甘奇還未下定決心要不要用。
這個辦法歸納起來就是一個詞“民族主義”,不斷給軍漢們灌輸民族主義,極致的民族主義,甚至偏激一些的民族主義。
這種東西很能凝聚人心,但是操作起來也要考慮很多。還得弄出一些概念出來,為了防止國內出現問題,就得把民族主義擴大化,不能單說漢族,得用華夏一詞。華夏之外,那就都是敵人。
那麼華夏之內怎麼算呢?就得引經據典了,各種“考古考證”,比如契丹人怎麼算?安一個殷商後裔,這是兄弟,是華夏。党項人安一個什麼唐人近親,這也就算是兄弟了,也是華夏。
當然,這得到滅了党項契丹之後、奠定了中原王朝基本的地理疆域之後才能推行,這就有利於內部團結了,也有利於更好的同化,還得配合文化同化,漢字漢書的教育。
對外,那就好說了,同仇敵愾,一個字,就是拼命的幹!華夏流出一滴血,伏屍百萬才能還……
這一套體系下來,百十年之內應該是極其好用的。其實也會帶來負面問題,那就是極致的民族主義,會來帶極致的排外,在這個民智不那麼開化的年代,會讓華夏之人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