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鎮邦序:豁人耳目 沁人心脾
豁人耳目 沁人心脾
何鎮邦(著名文學評論家)
恕我孤陋寡聞,在讀即將出版的《非典型性娛樂》書稿之前,我竟不知道譚飛甚至有娛樂圈“小諸葛”之稱。實後生可畏也!
收入此集中的七十幾篇短文,可以視之為影視以及文化隨筆,既有評論當下影視以及娛樂圈種種現象的——由影視作品到從事影視創作的導演、演員,也有對各種文化現象進行品評的。讀之視野大開,興味盎然,大有當年王國維先生在《人間詞話》中誇大家之作的“豁人耳目”、“沁人心脾”之感。
譚飛的影視、文化隨筆一個鮮明的特點是敏銳,他能發現當下影視作品以及諸多文化現象的特點以及弊端,訴之筆端,公之於世。書中的“影像痣”、“影人志”、“甚麼江湖”三輯數十篇文字,大都是評論當下走俏的影視作品以及影人的,大都能抓住一點說開來,對影視作者以及觀眾讀者均有頗多的啟發。《華麗噪音擾亂馮小剛野心》由《夜宴》說起,說到馮小剛“不僅天才,還有野心”云云,頗為到位;《赤壁引發的腦僵現象》論及吳宇森導演的大片《赤壁》,因不久之前剛看過《赤壁》(上),覺得他評論得也頗有道理;關於《文藝女青年徐靜蕾的成功秘訣》、《打給張國立的601個電話》、《不是王寶強一個人在戰鬥》等文章涉及的徐靜蕾、張國立、王寶強等影人,我不熟悉,就無從判定了。這些年來,由於潛心自己的小自留地,連看電視的功夫都沒有。看電視也是為了鬆鬆繃得過緊的腦筋,所以對影視圈頗為陌生。記得這些年被夫人拉去過影院陪看大片《英雄》、《無極》等等,看後頗為失望,大有上當受騙之感。去年秋冬之間,旅居洛杉磯,被友人拉去影院看《色,戒》的原版,今年回國後看報上發的左派評論家棍棒的影評,也頗為納悶,於是只好不看不問了。現在讀了譚飛這麼多評論影視作品和影人的文字,於是吊起了胃口,對影視又有了興趣,以後當儘量多看一些,多關心一些。
譚飛的影視及文化隨筆另一鮮明的特色是犀利。讀“甚麼江湖”、“匕首投槍”兩輯中的文字,尤感其文筆犀利,後生可畏。《湯唯的問題在於無“裸替”可用》、《震後,幼稚的許知遠與撒嬌的餘秋雨》、《周杰倫歌詞在推廣中國古典文化嗎?》、《小S的尺度與周渝民的尷尬》等文均頗有魯迅雜文之遺風,讀後更像是“熟悉的陌生人”,更開心智,也更具審美價值。
譚飛的影視、文化隨筆另一鮮明的特色是語言風趣、調侃、明快。譚飛是娛記出身,故熟悉當今娛樂圈中的一些專用術語;他又是四川人,語言天生有一種幽默感。故此,讀他的影視、文化隨筆,另一種審美享受就是感受他的快人快語和語言的風趣、調侃、明快。但是,諸如“悶騷”、“PK”、“蔫狠”這樣的詞語如果用得太多了,未必是個好事。
讀了譚飛的《非典型性娛樂》,寫下以上的讀後感,權當對譚飛的一點祝賀與喝彩。
馮小剛序:文字工作者也要“非誠勿擾”
文字工作者也要“非誠勿擾”
馮小剛
剛從船上回到上海,接到譚飛電話,希望我能為他的影視、娛樂評論文集《非典型性娛樂》寫篇小序。我從不擅長給人作序,作序比拍戲可難多了。拍戲自己過了就行,作序弄得不好別人就不高興了,因此躊躇很久。
我跟譚飛接觸不算多,但直覺告訴我,他是個挺敏銳的評論人,思維活躍、有想法。他應該跟那類傳統的影評人有區別。說是新派呢,也不完全像,但他跟我交流時的某些觀點倒挺新鮮的。譚飛的外表是知識分子模樣,開起玩笑來卻很生猛海鮮,有時出乎想象。
他的有些觀點,別人不一定都贊成,但一定會重視他的論證過程,因為他字裡行間不大像一個“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字癆,有些小感覺,基本靠譜,###不離十。《夜宴》時,譚飛在“信報”寫的評論很尖刻;到了《集結號》他又被感動得很厲害。我不是一個拒絕批評的導演,但我是一個相信“真誠”的人,譚飛評論的變化並不是基於立場,不是風吹兩面倒,而是就事言事,因此我能夠理解。
現在這個社會真誠的東西越來越金貴了,就像我剛剛完成的這部《非誠勿擾》。婚介廣告裡有一常用詞:非誠勿擾。意思是“沒有誠意就別來打擾”。誠意、真誠、誠信不光在婚介行業重要,在其他行業也是最該被提及、重視的,比如大家近期談論很多的食品、體育(尤其足球)等行業出現的風波,究其根源,也就四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