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0部分

之歌

各國都以為華國面對強大的盟軍會戰戰兢兢、怕得要死,在遠征艦隊到來之前洗乾淨撅起屁股,誰也沒有想到華國的反應如此強烈、反擊力度如此之大。除了整軍備戰的海軍之外,華國陸軍和空軍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反擊的態度。

香港在兩天之內淪陷讓英國人的憤怒上升到頂點,這塊殖民地是日不落帝國在東亞最後的據點,其被華軍攻佔意味著英國在東亞的軍事存在徹底消失。經濟利益和話語權的丟失還在其次,關鍵會被世界各國認為英國不行了,是不是開始瓜分英國在世界各地的殖民地?英國面對其他殖民地的丟失會不會也像東亞一樣無能無力?奪取印度、南非的時機是不是到來了?

從白廳、唐寧街十號,到印度總督府,再到倫敦街頭每一個英國人,都在強烈的呼籲英國政府嚴懲華國,用日不落帝國無上的武力,教訓遠東可恥的東方小矮子。

英國人、包括世界各國,都認為英國具有這樣的實力,世界霸主的名號不是喊出來的,而是用無數的戰鬥和遍佈全球的戰艦堆積起來的。世人將目光集中到遠東,確切的說集中到即將抵達馬六甲海峽的遠征艦隊身上。從高官、媒體到路人,都在談論這場曠世之戰,結果不用討論,焦點集中在華國將付出什麼樣的代價,才能澆滅西方人的怒火。

被整個西方敵視的華國卻在腳踏實地的做著自己的事,香港戰役結束當天,華國第二個反擊行動隨之開始。

臺灣台中以北十五公里,蜿蜒曲折的戰壕工事像蛛網一樣遍佈,壕溝內充滿積水,日軍臺灣守備一旅計程車兵不得不在這糟糕的環境中繼續堅守在壕溝內,平原低窪地形讓排水變得非常困難,士兵們每走一步都是折磨,許多士兵的雙腳腐爛,士氣極其低落。

但這樣的存在又是必須的。華軍在臺中附近囤積大量的兵力和物資,比起來,日軍無論是在人數、裝備還是後勤上都不佔優。日軍將大量的資源都用在了遠征華國的軍隊身上,還有一部分作為海軍重建資金。於是其餘地區的軍隊就悲劇了。

僥倖從華軍手裡逃脫的臺灣總督佐久間左馬太多次要求東京方面予以支援,但等來的不過是一個混成旅團的軍人,武器裝備倒是齊整,混成旅團也是常備部隊,經歷過日俄戰爭。算得上精銳,不過彈藥少得可憐,後勤物資更是沒有半點。東京軍部的意思讓這個旅團的部隊前來臺灣就食,緩解本土的壓力。

手裡兩個守備旅團,一個混成旅團,佐久間左馬太仍覺得不放心,士兵們手裡的彈藥只夠一次小規模的戰鬥消耗,一旦華軍發動進攻,士兵手裡的槍械將變成長矛,難道讓士兵們打一場冷兵器時代的戰鬥嗎?

當南部華軍開始集結、整軍備戰後。北部的日軍立刻也進入戰備狀態,尤其是華軍開始香港戰役後,佐久間感覺到下一個目標就是自己。按照他的看法,應該直接放棄臺灣,撤退到本土,等英軍擊敗華軍後再回來不遲。

但是東京認為臺灣北部算是日本最後的殖民地,象徵意義遠遠大於實際意義,而且在此時日軍撤軍,或許會在戰後的談判中丟掉話語權,要知道還有其他國家對臺灣虎視眈眈。說不定美國或者法國就會趁日軍不在的時候派兵登陸,到時候扯起皮來就麻煩了。

6月3日,負責臺中一線守備任務的守備一旅被抽調一個大隊前往臺中東北的谷關執行秘密任務,兵力減少的守備一旅艱難度日。旅團長秋明一道少將愁得頭髮花白,他竭盡所能的改善防線的條件,可惜先天不足的限制讓他無米下鍋。

雨季開始後守備一旅的苦日子就算開始,缺少彈藥、缺少糧食、缺少藥品,什麼都缺,秋明少將甚至懷疑在戰爭開始後自己能堅持幾天。他不知道的是整個臺灣日軍都是這種情況。負責東線防守的守備第二旅團在花蓮以北設定防禦陣地,這裡的降雨量還要大,還有颱風即將來襲,第二旅團旅團長鐵男少將倒是整日泡在溫泉裡,不管士兵們的死活。普通日本士兵則奴役臺灣民眾為其修建工事、搬運物資,趁著最後一點時光作威作福,從戰爭失敗後日本國內就出現了一種思潮,一些人認為日本自古以來就是華國的藩國,文明聯絡從未斷絕。近代日本全面西化,但現在華國又展現出東方文明強大的一面,作為鄰國,是不是不應該捨近求遠,轉而投向華國的懷抱?

這種思潮並不強大,但成功的讓日本人開始懷疑自己的選擇,普通日本人、包括日本士兵在這種思潮的影響下意志不再堅定,而日本上層還沒有抽出功夫來糾正這些歪理。

兵力相對最強的第三十五混成旅團也沒有在臺北享福,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