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52部分

清楚洋人的門道,咱們造出來的大艦,怎麼也要比洋人強!”

蕭勝也相信這一點,可時間緊迫,他就只希望修好這艘戰列艦,換上自己的火炮,再在一年內造好兩艘自己的戰列艦,加上改進的其他戰艦,跟西班牙人可能到來的戰列視隊能有一攜之力。

毛賓拍胸脯作了保證等從這艘戰列艦上學到了各式法門,再造好另外兩艘戰列艦,就是舉手之勞。自幾年前籌備黃埔造船廠,就開始積累木料,如今木料可是不缺。

英華立國後,雖多仰賴南洋柚木,但依舊在國中籌集木料。

甚至為此下過禁令鐵力木一類的木材歸為戰艦用料,必須由朝廷收購,民間自用就是犯法,船要拆了,人要坐監。

拉著隨同回國的海軍人員,蕭勝又投入到新一輪的戰艦設計規劃中。海軍在英烈灣海戰損失慘重,可收穫也很豐厚。不止限於戰事,對自身定位,對戰艦需求也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早前海鯉、海鰲和海鯊三級戰艦的體系在英烈灣海戰經受住了考驗,但也暴露出很多缺陷。李肆看了戰報後,也給了蕭勝一些建議。

結合皇帝陛下所提的要點加上自己的總結,以及未來一年內還可能迎接大戰的態勢,蕭勝提出了新的海軍規劃。

海鯊艦是英華海軍最成功的設計沒有四艘海鯊艦,根本無法纏住西班牙人的戰列艦。但海鯊艦的火力還是太弱船身強度也不太夠,接舷戰力量也不足。

一年內,英華海軍也不可能造出多少條戰列艦,只能繼續以海鯊艦為主力,甚至要靠海鯊艦作鐵砧,以寶貴的戰列艦為鐵錘。同時海鯊艦的高速設計,也利於英華海軍巡航整個南洋。

黃埔造船廠的船匠們作為顧問,也加入到了設計中。大匠毛賓就認為,之前海鯊艦的設計還是太保守,比如怕承重超荷,只裝了二十斤火炮,而且火炮數目也少。西班牙人這艘戰列艦比海鯊艦大不到一半,卻裝了五十多門火炮,其中有20門五千斤級別的30磅大炮。而英華的三十斤炮也不過四千斤重。

蕭勝停了後續海鯊艦的建造,讓黃埔造船廠改造設計。一是加高幹舷,採用內傾式船型,一是換裝三十斤炮。炮甲板還是裝20門,而上層本計劃換裝二十斤炮,可有海軍軍官忽然提了一點,眼下海軍作戰,最重要的是砸爛敵艦船體。之前英烈灣海戰,真正能有效損傷敵艦的範圍,都在二三十丈內,更遠的距離似乎沒有意義。海軍所用二十斤炮都是追求射程的陸軍炮,其實並不適合海軍。

蕭勝拍案道:“我是說呢,咱們的二十斤炮打上去總覺得力道不足,原來是被陸軍坑了!”

丟開貶低陸軍的意氣,英華海軍的經驗總結,不知不覺在向日後的不列顛海軍靠攏。那就是重炮、短炮,仗著自己船快,力求在幾個船身的距離內對敵人造成最大傷害。而接舷這個弱點,就只能以儘量避免接舷的作戰原則來彌補。

海鯊艦由此被改造為一型一千六百料(1100噸),載有20門三十斤炮,16門三十斤短炮,真正堪稱超級巡航艦的戰艦。因為跟之前的海鯊艦有了太多不同,被重新命名為“江河級”。當年新造的六艘艦分別是“北江”、“西江”、“東江”、“連江”、“珠江”和“湘江”號,這自是後話了。

海鰲艦被海軍評價為不堪大用,最初運輸作戰兼具的討巧設計終究沒討著好。跑得不夠快,防護不夠足,在英烈灣海戰裡損失最重。因此海軍放棄了海鰲艦,換成小炮,還減少火炮數目,就將其當作運輸艦用。

千料級別也需要一型戰艦,參考捕獲的西班牙人巡航艦,蕭勝確定了“府級”的新設計。迴歸專用制海船型,裝20門二十斤炮,12門短管二十斤炮,只求壓倒歐羅巴一般護衛艦、巡航艦和炮艦。

海鯉艦在此戰的功勞,所有人都不敢忽視,或許是英華海軍的底蘊其實就在小艦戰法上,對小艦的運用最得心應手。大家都覺得沒必要再大動海鯉級,但蕭勝還是覺得,拿小海鯉來拼,不過是逼不得已的選擇。人才啊,海鯉艦雖小,艦長、舵長等等崗位一應俱全,可在海戰裡,卻是一炮就毀的消耗品,這太划不來:

要能參與大戰的海鯉艦,也必須有一定的抗損力,因此海軍依舊提出了一型“超級海鯉”的設計,這就是後來的“州縣級”。加大尺寸到六百多料(400噸),加厚船板,同樣收縮上甲板,形成內傾船型。只裝了八門十二斤炮,同時在船頭設計用鐵板防護的猛火油戰區,以便充分發揚噴火戰法,成為一型讓敵艦望之生畏的近戰突擊艦。

最後,被海軍當作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