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會使企業的生產受到影響抑或停頓。
為保證企業的正常執行和企業目標的實現,每個企業都制定了詳盡的規章制度,諸如領導制度、人事制度、生產管理制度、財務制度、獎勵制度、考勤考績制度及操作規程等等,這些制度帶有強制性,它冷冰冰地約束著、規範著每一個人的行為,任何人要超越雷池一步,就會收到相應的懲罰。
但人又不同於機器,他有情、有欲、有愛、有恨,有著主觀的能動性。人們之間能夠互相溝通、互相理解、互相幫助、互相關愛,在和諧的氛圍中,便會極大地挖掘出各自的潛能,更多、更快、更好、更省地達到既定目標;人們之間假若互相猜忌、互相埋怨、互相推諉、互相扯皮,就破壞了企業的和諧,少、慢、差、廢必然使企業危機四伏,甚而在朝夕之間轟然倒塌。
這些都是最淺顯的道理,最普通的常識。在西安的一家大型工廠裡,一進大門就可以看到整個廠房的高牆上寫著八個大字:“廠興我榮,廠衰我恥”,我向他們的老總提了一個建議:是否再加上八個字——“廠興我富,廠衰我窮”。大河有水小河滿,鍋裡有飯碗裡才不空,企業在為社會作出貢獻之中,不僅全體職工得到的是榮譽的欣慰,同時也收穫了報酬的實惠。
也許有人會說:毛主席當年說的是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和新四軍,為了打老蔣、打日本的“共同的革命目標”走到一起的,而現在我們的企業員工,特別是民營企業之中的員工,只是為著給老闆打工,才從五湖四海走到一起,哪裡有什麼“共同的革命目標”呢?
互愛雙贏(2)
往深處想一想,這個“扣”也就迎刃而解了:當年的革命,是為著打碎一箇舊世界,建立一個新世界,經過先輩們艱苦卓絕的奮鬥,這個“新世界”早已建立起來,共產黨由當年的“革命黨”成為“執政黨”。“在現階段,我們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發展,已經成為中國共產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
《中國共產黨章程》中明確寫著:“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援、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
我常常聽到周圍的一些大款富翁們在慨嘆:“良田千頃,日食不過三餐;豪宅萬間,夜臥不過一席”,細想起來這話不無道理。如此看來,現在社會的企業生產,無不是在為社會創造著財富。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社會上流行一個“打工”的說法,把一些堂堂正正、用辛勤勞動創造財富的工人稱之為“打工仔”?我的看法,要說“打工”,老闆和員工都在為社會打工;要說“主人”,老闆和員工都是社會的主人!國家的主人!企業的主人!
老闆和員工為了一個共同的革命目標走到一起:發展生產、增長財富,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毛主席的話沒有過時,而是在“與時俱進”。
再看第二層意思:“我們的幹部要關心每一個戰士”。
革命時期也好,建設時期也好,幹部與群眾的關係、老闆與員工的關係,首要的是前者拿出自己的真誠來。
早在1934年,毛主席便鄭重地教導我們的幹部:“要得到群眾的擁護麼?要群眾拿出他們的全力放到戰線上去嗎?那麼,就得和群眾在一起,就得去發動群眾的積極性,就得關心群眾的痛癢,就得真心實意地為群眾謀利益,解決群眾的生產和生活的問題,鹽的問題,米的問題,房子的問題,衣的問題,生小孩子的問題,解決群眾的一切問題。我們是這樣做了嗎,廣大群眾就必定擁護我們,把革命當作他們的生命,把革命當作他們無上光榮的旗幟。”
這段話我們在今天讀起來仍然是那麼的親切,我們在今天做起來也定然會十分有效。
人心都是肉長的,老闆能真誠地關愛員工,員工自會真誠地關愛企業,企業便會在“愛”的沃土中茁壯成長,結出豐碩的經濟效益之果。
2006年年初,新華通訊社、人民日報、新浪網等眾多的媒體,沸沸揚揚地報道了一條振奮人心的新聞:《溫州老闆包機送員工回家》,這位“溫州老闆”乃是我的一位年輕朋友——浙江卡帝奧尼鞋業有限公司老總王忠強。
年關將至,他們公司1100多名員工中的68名湖北籍員工為買不到回家的車票而寢食難安,老闆急員工之所急,想盡了辦法,最後決定:包一架飛機送這些員工回家過年!
當1月22日晚上這68名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