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生突然覺得自己錯了,大錯特錯。
朱七牛是聰明不錯,也是記憶力超群不錯,可他到底是個四歲的孩子。
不能因為他的學習進度達到了進入乙室的標準、就真的讓他進入乙室。
黃月英也一樣。
雖然他們兩個都已經渡過了啟蒙階段,字也寫的還行,可到底年少懵懂,走到路上見到一條狗都想踹一腳,挑大糞的從門口路過都想嚐嚐鹹淡,又怎麼可能理解得了儒家經典?
雖然說儒家經典大多是些形而上的理論,可格物致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也多有論述,他倆還差得遠。
就算現在勉強教給他們了,讓他們會背了,可也只是照本宣科而已,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隨便換個詞句組合,他們立刻就得抓瞎。
可是話都說出口了,也讓他們挪到乙室了,難道又讓他們回去丙室,那不是朝令夕改嗎?
可就算讓他們回去了,他們跟丙室那些學生也有著天壤之別,讓他們和那些孩子一起學,搞不好會讓這兩個小傢伙懈怠甚至驕傲自滿。
就挺……頭疼的。
李先生再一想到自己屢屢不中,最後只能以秀才功名結束科舉之路,回鄉教書,不禁有些沮喪。
“看來我的能力真的是不行啊,面對兩個孩子尚且拿不出有效的主意,又豈能高官得坐,駿馬得騎?若是我主政一方,那不是禍害老百姓?”
“唉,真難,我這樣的庸才,又怎麼教得好天才?我們的求學之路從一開始就註定了不一樣啊,我的經驗根本套不到他們身上去,要不還是讓他們去縣學讀書?”
“可是要去縣學讀書,最起碼也要過童生的第一場縣試,難道要讓朱七牛這麼小就去參加科考?”
見李先生呆住了,時而皺眉,時而嘆息,朱七牛歪了歪頭:“先生,你怎麼了?”
李先生勉強笑了下:“沒事,你跟黃月英……就先跟著我學大學吧,能理解多少是多少。”
“是。”
……
兩天後,由朱元璋授意、太子親自安排的禮部和工部的官員帶著一大幫工人和幾車木料來到了大河村。
同行的還有黃家在京城的管家。
在村口停下,禮部官員讓黃家管家去通知村長和三位管事大爺,讓他們把全村人都喊了過來。
大家不明所以,但既然是官府相召,也沒人刻意逃匿,就連私塾裡的先生學生也都來了。
全村人都過來後,禮部官員當眾傳達了禮部對黃家的表彰,並表明要在村口建造一個書寫著‘一門三進士’的三間四柱的木牌坊,引得全村人羨慕不已。
黃家上下頗為榮幸,哪怕是跟黃育才關係不好的黃王氏。
畢竟這其中也有她兒子的榮譽。
宣達完畢,工部官員開始指揮工匠們做事,禮部官員則是叫來了村長。
“村長,大河村黃家一門三進士,殊為難得,可見大河村是個文風斐然的地方,有培育英才的土地,但不知村上可有私塾?教書先生是誰?又有多少孩童就學?”禮部官員問道。
村長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在前元之時,黃家就是大河村的大地主,有大量土地,錢財不缺,因而家中子弟多讀書,我曾聽我爺爺講過,那時候黃老太爺並未在村中私塾上學,而是專門請了先生在家裡教,因此這文風斐然、培育英才……咳咳,屬實跟我們其他人扯不上關係。”
“哈哈哈,村長你倒是實在,不過這也沒關係,本官身為禮部儀制司郎中,除主管各種朝廷嘉禮之外,科舉考試也是我該管之事,既然來了大河村,我還是想去私塾看看這裡是否有可堪一用的才子。”
村長巴不得大官兒去村裡看看,萬一看上誰家孩子,那可是大福分,也是大河村的大機緣。
一聽大官兒都這樣說了,村長立刻殷勤起來:“好好好,大人,我給您帶路。”
“好,有勞了。”
村長巴巴的在頭前帶路,一見李先生還在帶著孩子們看熱鬧,高聲喊道:“李先生,快帶孩子們回去,京城裡的大官說想去私塾看看。”
李先生大驚,隨即大喜,那顆早已安穩的心瞬間變得不安穩起來。
若我得了這大官看中,是不是有可能謀個一官半職?
李先生當即朝著禮部官員鞠了一躬,然後趕在前面帶著孩子們回去了。
他們前腳剛回,後腳村長就帶著禮部官員過來了。
李先生本想裝模作樣教一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