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硬拼下去,這仗要打到何年何月?與其這樣讓士兵白白的犧牲,倒不如暫且休兵,採取懷柔政策對烏桓人進行安撫。大人在烏桓人心中素有信義,恐怕這也是朝廷派遣大人擔任幽州牧的原因吧,既然如此,大人就應該起到幽州牧的作用,招撫烏桓人,就此平定這次叛亂。實不相瞞,下官也正是為了勸降難樓而來。”
劉虞聽了林南的話語,覺得林南的想法和他的基本一致,他當即道:“你說的不錯,這也是我一直想要做的。我主張招撫這些烏桓人,讓他們重新投漢,這樣一來,叛亂就可以不用流血而平定了。可是顏良、文丑二人不聽從我的號令,執意要攻城,我也沒辦法。”
林南道:“大人是幽州牧,這裡又是幽州,既然顏良、文丑已經成功護送大人抵達了幽州,就應該算是完成任務了,平亂一事,大人完全可以依仗我們幽州的兵馬。下官建議,大人立刻以幽州牧的名義敕令顏良、文丑退兵,至於平叛一事,全部交給下官處理即可。下官這次帶來了三萬精銳的騎兵,而且還收服了挑起這次叛亂的始作俑者丘力居,只要丘力居去勸降難樓,加上城外駐紮的這麼多兵馬,我想難樓一定會仔細的掂量掂量的。並且大人在烏桓人中頗有信義,難樓一定會投降的。”
劉虞以前就做過幽州刺史,在胡漢民眾中素有威信,這一點是人盡皆知的。他聽完林南的話後,當即點了點頭,對身後的一個漢子道:“鮮于輔,你速速去前方轉告顏良、文丑,就說我讓他們退兵,如果不退兵的話,我定當上疏朝廷,參他們一本。”
鮮于輔面黑鬚黃,身體健碩,身穿一身勁裝,腰繫一柄長劍,乃是劉虞的親隨護衛,也是劉虞的幕僚。他聽到劉虞的命令後,“諾”了一聲,便徑直朝前方戰場快速跑了過去。
劉虞對林南道:“林將軍,請隨我進帳歇息,我尚有一些事情想要和林將軍商議一下。”
林南見劉虞神情突然變得極為神駿,而且也是一身的罡氣,當即點了點頭,帶著趙雲、太史慈一起跟著劉虞進了營寨。
到了中軍大帳,劉虞停下了腳步,看了一眼林南身後的趙雲和太史慈,當即對林南道:“林將軍,讓你的屬下就守在帳外吧,我想和林將軍單獨談談。”
林南覺得劉虞似乎有什麼難言之隱,當即對趙雲、太史慈道:“你們兩個就守在帳外,有人來了也攔擋下來,必須先通報過州牧大人才能放入。”
趙雲、太史慈聽出了話外之音,二人“諾”了一聲後,便一左一右的守在了帳外。
一進了大帳,劉虞便不再跟林南客套了,直接拉著林南的手,走到了座位上,開口便道:“林將軍當初選擇離開京師,我當時還有點費解,以林將軍之功,在京擔任三公九卿的職務,也是易如反掌。直到現在,我才瞭解林將軍的深謀遠慮,實在是令老夫佩服不已啊。”
林南聽了一頭霧水,他和劉虞可以說毫無交情,只能說在京師見過幾面而已。突然聽到劉虞說出這樣沒頭沒腦的話,讓他有點不知所措。他十分鎮定地道:“請恕下官愚昧,不知道大人所指何事?”
劉虞愣了一下,急忙道:“這也難怪。我和林將軍並無交情可言。難怪林將軍會有所防範。不過,請林將軍相信老夫。老夫絕對不是要和林將軍為敵的人。自從大將軍何進掌權一來,外戚當權的局面又重新上演了,而且較之以前的外戚來說,何進簡直有過之而無不及。袁氏一門都投效了何進。如今朝廷裡面,已經是何氏和袁氏的天下了。先是劉焉出鎮益州,後是劉表出鎮荊州,朝政大權已經全部被何進控制住了,我因反對何進加九錫,才被任命為幽州牧,照這樣下去。早晚有一天何進會取而代之,像當年的王莽一樣,篡漢自立。”
林南聽後,覺得劉虞對大漢真夠忠心的。對於他而言,誰篡漢自立已經無關緊要了。不管是何進還是董卓,都跟他沒有關係,他只關心自己周邊的這一畝三分地,如何將整個幽州牢牢的控制在手心裡才是最主要的。他沒有說話,而是靜靜地聆聽著。
劉虞繼續道:“此次顏良、文丑名義上是護送我上任,實際上是袁紹派來監視我的,他怕我會以幽州為根基,招誘烏桓人破壞何進以後的大事,所以顏良、文丑寧願損失兵馬,也要強攻烏桓人,以消滅潛在的威脅。林將軍,我路過兗州的時候,遇到了兗州刺史曹操,我和曹操的父親曹嵩是多年的好友,和曹操也比較談得來。當時我將我的處境告訴他以後,他向我提起了你,讓我來幽州以後完全可以依靠你,所以我也不拿你當外人了,直接對你說出了這些話語。”
林南聽完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