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5部分

“真是天賜良機!真是想什麼來什麼!不是這位牧雲哥哥孱弱不堪不足擔當大任麼?瞧這五彩光氣通天達月地情狀。看來還是個能自行汲取日月精華的寶貝。嘻,這等寶貝,既然落入本姑娘眼中,那說不得,便是我地

嬌蠻的女孩兒越想越得意。卻冷不防聽得有人大叫道:

“冰你咋站著不走只顧傻笑?”

冰如夢初醒。抬頭一看。卻是張牧雲和月嬋已走出好遠。現在二人正停了腳步。那張牧雲正回頭大聲喊她。

“……來了來了!”

冰口中答應。一邊舉步往前趕一邊小聲嘟囔嘀咕:

“哼哼。都在為你打算。還說我傻笑。真是地!”

此後一路無話。過不多久他們便回到村西北張家小院中。先放下物事。張牧雲去院落各處轉了一圈。檢查一下家中有無失竊。然後三人各自略收拾收拾。便回各屋睡覺去了。

又過了一天。到了八月十四這一日早上。當睡在裡屋地那女孩兒揉著惺忪地睡眼推門出來時。卻驚奇地現。以往都是她第一個起來拾掇家事。準備清晨洗漱之物。卻不知今天轉了什麼風。那少年竟然比她先起來。當她正好瞧見時。那張牧雲正一腳踢開院門。“嘿喲嘿喲”吆喝著號子挑著兩桶水一搖一晃地走進來。

“咦?廚房水缸裡不是有水麼?”

月嬋明明記得昨晚煮炊之後。自己又去屋後北溪提了幾桶水來,將水缸裝滿。正遲疑之時,那少年已到了她近前,彎腰塌肩地將肩上一挑水桶放下。放下重擔,直起腰,微微喘了幾口氣,張牧雲瞧見月嬋迷惑不解地模樣,便笑了起來,說道:

“看來妹子也是記不得我們這羅州地面的習俗了。”

張牧雲跟迷惑不解的少女侃侃介紹:

“妹子不知麼,每年到了八月十五,除了中秋祭月拜月,在這十四之日頭上,我們瀟湘洞庭地面還有個習俗,叫作天灸。簡單說這天灸便是買來硃砂用水調了,點在孩兒額頭,以祛疾病。我們現在一家三口,男兒未冠,女兒未字,自然今天額頭都是要點上硃砂的。而這調硃砂的水也有講究;聽老人說,天灸硃砂水要用井水調和才有用,所以我才拼得起得比你早,去南村口井裡打來寒涼井水調硃砂用。”

“原來如此!卻挑得這麼多,也不怕累著。”

月嬋微嗔一句,忙略擼了擼袖子,趕緊幫忙把那兩桶水拎到廚房去。而經張牧雲這麼一說,月嬋也覺得今日頗有些節日氣氛來,變得挺高興。

“月嬋——”

等月嬋進得廚房,還聽得牧雲在院裡招呼:

“那飯櫥上層的角落裡,還有包幾年前沒用完地硃砂;過會兒你拿這井水幫忙調了,等那冰起來,在吃飯前先把天灸硃砂點了。”

“嗯,好的!”

過不多會兒,等冰起來,這三個少年人的額頭上便各有了一塊硃砂紅點。八月十四天灸之事,若換在往年,張牧雲獨自一人,往往就拿禿毛筆到別家硃砂水盆裡借水一蘸,再往額頭胡亂一點,便算完事。不過現在家中有二女寄住,便有了一家之主的感覺,這回也不馬虎,果然依照老人之言去村口擔了井水,回來好生調勻點上。這一回,由倆女孩兒親手點朱,不僅儀式更為正規,點硃砂時還猶如刺繡描畫一般,將女兒愛美之心展現得淋漓盡致。到最後,月嬋眉心曉月纖纖,粉膩白淨的肌膚上懸掛一輪鮮紅細月;冰則是在眉心點了朵梅花,二人合起來正是“花容月貌”。而那少年,則應了本人的強烈要求,眉心的朱點被精心描繪成一隻金元寶地模樣。

各得其樂,此後二女又由少年吩咐,花了半日時間用彩布縫了三隻不大不小的好看布囊,到了午後,便各自懸在腰間,沿著村中的道路挨家問候。這又是洞庭地界另一箇中秋風俗。這彩布囊袋,名為“錦明囊”,由未成年的少年兒童掛了,到了八月十四這天,便挨家挨戶問好,說些祝福地話兒,然後便由各戶持家的婆娘往囊中放些瓜果小吃,遺些饋贈,以圖個彩頭。這習俗也有個說法,叫“納饋囊福”,各取所需,無論大人小孩都樂此不疲。

鄉村地生活,安穩而平靜,不免有些單調和寂寞;於是這些零零碎碎、說不出道理、看起來無聊的節日儀程,對鄉民而言,卻成了十分重視十分有趣十分有意義地大事體。和張牧雲不同,月嬋和冰並不貪那點饋贈,但跟在少年身後去各家甜甜地叫“大叔大嬸”,說些喜慶的吉祥話兒,和他們拉幾句天南地北地家常,便即使是這兩天心不在焉的冰,卻也覺得十分有意思。而對張牧雲來說,今年的納饋囊福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