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的牛根生敢於一試,不料想竟大獲成功。
到去年的年底,蒙牛銷售收入已突破七億元,成為國內第四大乳製品企業。
今年,幾乎跟鄭俊懷搞曲線MBO的同一時間,牛根生也進行了股權上的創新。
六月份,摩根士丹利、鼎暉投資、英聯投資三家國際機構宣佈投資六千萬美元入股蒙牛。三家投資商在投資的同時,還提出一個苛刻的對賭協議:未來三年,如果蒙牛每年每股盈利複合增長率低於百分之五十,以牛根生為首的管理層要向三家外資股東賠上七千八百三十萬股股票。或者以等值現金代價支付;如果管理層可以完成上述指標,三家外資股東會將七千八百萬股股票贈予牛根生團隊。
牛根生此時對於這筆錢非常渴望,再度冒險簽字,接受了這個賭約。
關於伊利和蒙牛的股權改革,雖然說眾議沸騰,但是其中的內幕大家並不大瞭解,但是透過表面上的一些行為來看,顯然牛根生的做法顯得更加高明一些。
實際上,蒙牛的這種對賭做法,應該就是屬於股權激勵範疇之內的,只要你管理層有本事,投資方就願意下大本錢獎勵你,讓你也成為股東,假如你沒有這個本事,那麼你就捲鋪蓋走人吧,只要我有錢,管理層哪裡僱傭不到?
而伊利的做法顯然就很有問題,偷偷摸摸地透過一些灰色的手段來達到管理層持股的手法,本身就是站不住腳的。
其實之後的事實也恰恰證明了這一點,鄭俊懷和牛根生兩人的命運在此處走上了不同方向。
兩年之後,鄭俊懷被舉報侵吞國有資產,曲線MBO的做法原本就遊走在法律的灰色地帶,鄭俊懷有口難辯。在法庭之上。鄭俊懷稱,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解決管理層持股的來源問題,至今不明白他的行為已經犯法。
最終,鄭俊懷以挪用公款罪被判有期徒刑六年。
而牛根生則成了一個幸運兒,他跟他的管理層賭贏了。
就在鄭俊懷被舉報的同一個月,蒙牛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共募集資金十三億多港元,牛根生以一點三五億美元的身價進入當年度《福布斯》的中國富豪榜。
當然,這個時候還沒有人能夠看到這一點,即使是看到了問題的人,也都隱忍不發。因為在大規模改制的前提下,討論這些事情是不理智的,而這些事情尤其是灰色曲線MBO的行為,實際上都會成為某些人所掌握的把柄,在需要的時候從這些富豪們的背後狠狠地插上一刀,斷送了他們的前途。
範無病在跟父親範亨討論的時候,就表示道,“實質而言,MBO是企業民營化的過程,也因為這一點,對於具有壟斷性和資源性的行業,如電信、能源、交通等企業,並不適用MBO,因為這些行業關係國計民生,關係著一個地區乃至國家的經濟命脈,不可能將其置於少數人的掌控制之下。”
接著範無病又說道,“相對而言,競爭性行業更適於MBO的應用,因為其經營者與所有者合一的特性令代理成本降低、市場反應與決策速度加快,進而令企業更易於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國有經濟必須進行戰略性的大調整,堅持有進有退,有所為有所不為,這有所不為,就包括為相關企業的MBO提供可操作空間。當然了,即便是MBO,也是要在合法的陽光下進行的,如果是搞私下的手段,在全體員工不知情的前提下來操作,那就是毋庸置疑的侵吞國有資產了。”
“你的意思是說,蒙牛的做法值得肯定,但是伊利的MBO很有問題?”範亨問道。
範無病點頭回應道,“這個很自然,我覺得,你應該特別關注一下伊利的問題。雖然這是企業的行為同中央的政策有背離,但是作為負責了這件事情兩年多的最高領導,你總不能留下這麼一個話柄,使得以後有人可以藉此來攻擊你吧?”
範亨聽了之後仔細地想了想。覺得果然是這麼一回事兒,即便有些人不用來攻擊自己,也有可能借此來攻擊朱老闆這個大管家的,因此範亨決定過問此事,看看這裡面究竟有些什麼問題需要解決。
同時,國企改制中出現的一些偏差和腐敗現象,也是需要及時得到糾正的。
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可憐的必然性
有的時候,問題的出現的責任不在於中央政府。也不在於企業,而在於居中的地方政府。
或者有人說這個說法是站不住腳的,企業的事情,跟地方政府有什麼關係?事實上卻正是如此,因為地方政府是要追求政績的,在全面推動企業改制的時候,如果伊利這麼大的企業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