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來,跟隨在萬曆皇帝的身後,來到了文華殿中,文華殿在明初時為皇帝常御之便殿,在天順,成化兩朝,太子即位之前,先攝事於文華殿。
只不過後來因為太子大都年幼,不能參與政事,在嘉靖時,仍改為了皇帝便殿,在明代設有文華殿大學士一職,以輔導太子讀書,在清代,逐漸演化為三殿三閣的內閣制度,文華殿大學士的職掌變為輔助皇帝管理政務,許可權比之明代大為增加。
而在現代世界,文華殿被改為了故宮陶瓷館,其中展出了故宮博物院珍藏的歷代陶瓷精品。
來到了文華殿門口,萬曆皇帝對身旁侍候的那名太監說道:“小李子,傳朕口諭,未得朕允許,他人一律不準踏入文華殿半步。”
“小的領旨。”那名年輕的太監向著萬曆皇帝深深的作了個揖,然後來到了門口,將剛才的口諭傳給了在此警戒的幾名侍衛。
隨後,萬曆皇帝帶著陳逸來到了這文華殿其中一個房間之中,指著一張書桌說道:“陳居士,這裡筆墨紙硯一應俱全,有什麼需要,大可提出。”
“除了筆墨紙硯之外,只需一個靜字而已。”陳逸微微一笑著說道。
萬曆皇帝點了點頭,然後朝著殿裡的一些宮女太監說道:“你們都退下吧,小李子,你在門外看著,莫讓他人進來。”
“小的領旨,你們都快些出去吧。”小李子領旨之後,招呼著殿裡其他人退到了門外。
“陳居士,請。”萬曆皇帝指著書桌,對著陳逸說道,他已然迫不及待的想要看到陳逸書寫的字跡了。
陳逸輕笑著點了點頭,來到書桌前,看了一眼筆墨紙硯這四種文房之寶,無論是筆,還是墨,亦或是紙和硯,都是難得之物。
他研了一會墨,提起筆蘸了一些墨水,開始在宣紙之上,奮筆疾書起來,而萬曆皇帝在旁邊掂著腳尖看著陳逸所寫的字跡。
唐伯虎之言懷,看到這五個大字,萬曆皇帝面上露出了一抹笑容,大名鼎鼎的唐伯虎他自然是知道的,這一首言懷,也是其詩句中不可多得的好詩。
“笑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樂月中眠。漫勞海內傳名字,誰論腰間缺酒錢。詩賦自慚稱作者,眾人多道我神仙。些須做得工夫處,莫損心頭一片天。”
這一首詩,陳逸依然是以小楷來寫出來的,至於行書,他還不準備展現出來,寫完詩詞之後,他留下款識,然後將筆放在了筆架之上。
看到陳逸寫完,萬曆皇帝連忙走了上來,眼睛緊緊的望著這一幅書法,隨著不斷的觀看,他的面上亦是露出了濃濃的驚喜。
這一幅書法的水平,與陳逸之前所書寫的小楷一模一樣,沒有任何的差別,字跡,還有筆意,都是一模一樣,只不過與之前的道德經比起來,這幅小楷之中,多了幾分瀟灑,就像詩中的句子一樣。
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賞賜
之前的懷疑,隨著陳逸的書寫完完全全的消失不見,此時此刻,萬曆皇帝的心中,甚至產生了一抹激動。
在他大明江山之中,真的出現了一位逆天的人物,年僅二十餘歲,卻是寫出了古代名家都不可能寫出的書法。
無論陳逸隱居在山中,還是居住在其他地方,只要在他大明國土之上,這都是屬於大明王朝的榮耀。
同時,他的內心也是升起了陣陣的驚異,陳逸如此的年輕,書法卻能達到這般的水平,簡直讓人不敢相信,之前由於懷疑陳逸,他沒有太大的感受,現在真真正正的見到陳逸的書法,他的內心卻是止不住的震驚。
“好,好,好,這幅書法太妙了,陳居士能夠書寫出如此的書法,簡直就是國之大幸,國之大幸啊。”看到最後,萬曆皇帝禁不住心中的激動,大笑了三聲,說了三個好。
“皇上能夠滿意,我已然是別無所求了。”陳逸面上露出了笑容,拱手說道。
萬曆皇帝再次大笑了一聲,“哈哈,國之大幸,豈能別無所求,來人,傳朕旨意,陳居士書法舉國無雙,為國之大幸,授以文華殿大學士,官禮部郎中,賞金千兩,良田五百畝,另外,將聖旨拿來,朕要親筆為陳居士書寫。”
看到那位小太監正準備領旨而去,陳逸頓時擺了擺手,“李公公,慢走一步,皇上,草民在山野之中。自由散漫。做不得官。所以,還請皇上收回成命。”
聽到陳逸的話語,那名小太監,還有萬曆皇帝都是愣了一下,如此豐厚的賞賜,沒想到陳逸會拒絕,不說文華殿大學士,單說禮部郎中。就是禮部的第三把手,上面只有侍郎和尚書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