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遞給了呂老二人,“陳小友,普通人泡鐵觀音,基本上泡個兩三次就扔了。而你這第四泡,依然香氣濃郁,簡直與第三泡沒什麼區別。”呂老品著杯中的茶湯,充滿感嘆的說道。
“呂老,我也想試一試自己所泡的鐵觀音,能夠達到幾泡,昨天僅僅我自己,也只是泡了六次而已。”陳逸笑著說道,他自己一個人喝,泡了六次。喝了五杯茶,已然喝得水泡了。就算再泡出來,也是無法品嚐了。
“什麼,昨天你自己就泡了六次,看來我們今天真的有希望品嚐到鐵觀音十泡有餘香的茶湯了。”聽到陳逸的話語,呂老二人面色一愣,然後帶著訝異說道。
哪怕是他們自己,基本上鐵觀音也只是泡上個七次就罷了,沒想到陳逸隨便就泡了六次,他們倒是充滿了期待,看陳逸能不能將這一壺鐵觀音,泡上十次。
在泡了第五泡之後,陳逸一邊與呂老二人品著嘗,一邊問道:“呂老,我曾聽高師兄說,華夏有一種失傳的茶葉,名為龍園勝雪,你們知道它的資訊嗎,我想要了解一下。”
“哦,龍園勝雪,這可是一種了不得的茶葉,看來高小子給你講了不少茶葉的知識,既然你感興趣,那麼我們就講講,華夏人飲茶,據說始於神農時代,少說也有四千多年的歷史了,而在這麼長的歷史當中,自然而然會有些茶葉意外滅絕,從此失傳。”
聽到陳逸的話語,呂老笑了笑,倒是沒想到陳逸會問這個問題,他便開始與陳逸講解這龍園勝雪的故事。
“在古代,茶文化比現在更加的濃郁,特別是在唐代之後,茶業昌盛,茶葉成為‘人家不可一日無茶’,出現各種茶館,茶宴,茶會,而宋代,更進一步,流行鬥茶,貢茶和賜茶等等。”
“這個龍園勝雪就是在宋代鬥茶時所誕生的,北宋徽宗年間,宮廷裡鬥茶活動非常盛行,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為了滿足皇帝大臣們的喜愛,御茶的徵收名目越來越多,製作也越來越精緻,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在此期間,宋代御茶中最為貴重的便是大龍鳳團與小龍鳳團,經過七道嚴格的工序,如團餅狀,表面都有十分講究的龍鳳飾紋,可以說深得宮廷皇帝大臣的喜愛。”
“而在宋宣和二年,一名水運官員鄭可簡創制出了一款可以說是曠世絕品的新茶,將前面的大小龍鳳團茶都比下來了,這款茶是用銀絲水芽製作而成,而銀絲水芽又叫銀絲冰芽,在《北苑別錄》茶書集本中將茶葉分為紫芽,中芽,小芽三個等級,紫芽,即茶葉是紫色的,只不過在製作御茶時,紫芽是捨棄不用的,中芽即一葉一芽,是處於中間等級的茶葉,而小芽便是剛長出的茶芽是最為精良的茶葉,這小芽之中最精的狀若針毫的才被稱之為水芽,而在之前曾有一位博學多才的茶道大師熊蕃在自己創作的一本茶葉書籍中說,‘至於水牙,則曠古未之聞也。”
說到這裡,呂老面上露出了笑容,“而鄭可簡,便是用這曠古未聞的銀絲水芽,精製出了這款新茶,因其茶品色白如雪,故名為龍園勝雪,傳說鄭可簡將銀絲水芽創造出來之後,揀其熟芽,只取其心一縷,用珍器貯清泉漬之,光明瑩潔,若銀線然,其制方寸新垮,有小龍蜿蜒而上,號龍園勝雪,我們可以想象一下,銀絲水芽本就是曠古未聞,而這龍園勝雪是在銀絲水芽的基礎上精製而成,可見其奢侈與珍貴程度。”
“當時有人稱茶之妙,至勝雪極矣,每斤計工值四萬錢,造價驚人,專供皇帝享用,而鄭可簡也因創造出龍園勝雪而受到寵幸,官升至右文殿修撰,福建轉運使,專營北苑茶事,也就是宮廷茶事,因為鄭可簡是在福建創造出此茶,故現在此茶被稱為福建失傳之茶。”
“陳小友,從這裡你就可以知道龍園勝雪是有多麼珍貴了,在古代一斤便值四萬錢,換算成現在的物價,可是相當於幾十萬人民幣,只不過,現在哪怕有百萬人民幣,想要買到這龍園勝雪,也是痴心妄想啊。”
傅老面上也是露出了感嘆,“龍園勝雪我也只是簡單聽說過,卻沒想到竟如此珍貴,只可惜,華夏曆史源遠流長,許多種文化事物,都是消失不見,現在我們也只能從古籍中,來想象這龍園勝雪有何種味道了。”
陳逸瞪大了眼睛,有些難以置信,這龍園勝雪竟如此珍貴,怪不得其模樣會如同銀針一般,在狀若針毫的水芽基礎上,精製出龍園勝雪,這讓人無法想象,專供皇帝飲用,這更加說明了龍園勝雪的珍貴。
怪不得會就此失傳,原因恐怕也是因為這銀絲水芽是曠古未聞的茶葉,其工藝製作起來,想必也是非常艱難,否則,斷然不會比得過之前興盛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