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搖頭一笑,“好了,別得意了,誰不知道你跟一些玉石原料商都有著關係,走吧,到房間中看看成品,陳小友,姜先生。你們二人也一塊來吧。”
將他們所雕琢的玉雕拿上拍賣會。展示他們嶺州玉雕的光彩。同時也是顯示嶺州玉雕文化還未消失的一種方式,讓一些人知道,哪怕是他們嶺州兩大玉雕廠已然消失,但是他們嶺州的玉雕文化,還巍然不倒。
來到了車間旁邊的房間中,陳逸看到了七八件製作好的玉雕,正擺放在一個櫃子上,這些玉雕各有相同。卻是栩栩如生。
有一件玉雕好像是用黃龍玉製成,整體呈褐紅之色,被雕成了一葉扁舟的形狀,船的下方,用一部分玉石形成了波浪的模樣,然後在波浪上方,這扁舟船頭高高翹起,彷彿在經歷驚濤駭浪一般,而船上有兩個人存在,一人在船頭掌舵。一人在船尾拿著劃漿在水中划動。
而船上,漁網。漁籠應有盡有,完全將漁船出海打漁,經歷大浪的情形,表現的淋漓盡致,嶺南乃是沿海城市,而嶺州玉雕所表現的正是這種嶺南人民生活情趣的印記。
除此之外,還有用青白之色的玉石所雕刻成的一株葡萄樹,而且在葡萄樹的旁邊還有一棵盤根交錯的老樹,承擔了葡萄花架的作用,在葡萄樹上,一粒粒葡萄果實看起來十分的誘人,果實累累,讓人忍不住想要摘下一顆。
陳逸看著這一件件玉雕,心中充滿了驚歎,恐怕這些玉雕,才是真正能表現嶺州玉雕文化的物品。
一件件玉器,造型典雅秀麗,輕靈飄逸,而且顯得玲瓏剔透,其中很多都是充滿著嶺南文化的內涵,比起簡單的佛像來說,更加富有意義和情趣。
之前沒有親身經歷過玉雕過程的話,陳逸還沒有什麼想法,現在看著這一件件精美的玉雕,他自然想象到了所付出的汗水和努力。
除了幾件代表著嶺南文化的玉雕之外,這七八件中大部分雕刻的都是佛像,雕刻的惟妙惟肖,比起之前的彌勒佛更甚一籌。
雖然這些代表嶺南文化的玉雕,雕刻起來的複雜程度比佛像要大得多,但以市場需求而言,卻還是佛像比較暢銷一些,而那些玉雕,也只有一些高水平的收藏家,才可以欣賞到其中的一些文化。
像一些暴發戶,恐怕覺得世界上最貴重的,就是黃金了,脖子裡戴著一個比狗鏈還粗的金項鍊,手上戴個金錶,十個手指頭上恨不得戴十一個金戒指,這不得不說是社會現狀所造成的悲哀。
在這七八件玉雕上,陳逸一一的用上了鑑定術,來鑑定這些玉石的材質,以及玉雕的特點。
哪怕現在有些他不明白,也要為以後作準備,他身上所具備知識的多少,可以說與著鑑定系統中的資訊有著很大的關係。
系統所存留的鑑定資訊越多,他能夠從中學到的知識就越多,時不時的翻出來看看,能夠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楊老弟,怎麼樣,在兩個月前,你交待下來之後,我們便放下手頭的工作,將這些玉雕製作了出來,除了你的料子,我們之前也雕刻了一些,就是為了這次的拍賣會。”古老笑了笑,指著其中的那幾件嶺南文化特色的玉雕說道。
楊其深身為拍賣行的老闆,首先要為拍賣行著想,所需要雕刻的玉器,大部分自然要順應市場的需求,但是為了讓拍賣會增加特色,每次拍賣會,也會讓他們雕刻一些嶺南風情的玉雕,再加上他們本來早就雕刻好的,可以說在拍賣會上,組成了一道代表他們嶺州玉雕文化的風景線。
“古老哥,辛苦你們了,拍賣之時,我會讓拍賣師詳細介紹這些特色的玉雕,來讓參加拍賣會的人,知道你們這些僅存的嶺州玉雕師傅。”看著這些精美的玉雕,楊其深不由點了點頭,向古老等人表示了感謝。
古老笑了笑,擺了擺手,“楊老弟,我們出不出名並不重要,讓參與拍賣的人,明白嶺州玉雕那豐富多彩的文化,這才是最重要的,楊老弟,你先稍等一會,我們把這些玉器打包裝好,然後再送到你的車上。”
“哈哈,怎麼能讓古老哥你們動手呢,我帶了幾個工人,讓他們負責裝箱,送到車上吧。”楊其深大笑了一聲,然後讓院子裡等待的幾名工人,走了進來,一一的將這些玉器,放到泡沫箱子裡,固定之後,一一的搬到了門口的汽車上。
待到這些玉器裝箱之後,眾人又交談了一會,楊其深便帶著陳逸和古老等人告別。
“陳小友,在鄭老爺子未答覆之前,你也可以隨時到我們這裡來觀摩學習。”臨走之前,古老笑著向陳逸說道,如果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