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7部分

王羲之猶豫片刻,咬咬牙道:“羲之方才多有失禮,還請斷山兄見諒。”

遠處一個爽郎的笑聲傳了過來:“羲之,你這就對了,為父都已將屋內供著的三官帝君給請了出去。何獨你還信奉?”

眾人轉頭一看,原來是王導獨自一人踱著方步緩緩而來,一路上不斷有人與他打招呼問好。

待王導走的稍近些,大家又齊聲向他施禮。

王導步入席中,微微笑道:“雲將軍。老夫可是看好你呦,家兄原本也要來為你助威。可姑敦軍務繁忙,實在抽不出空,只得令老夫把家兄的一片心意帶到。哎~~老夫亦盼望雲將軍能把法深辯倒,好讓他回頭是岸啊!”…;

雲峰暗中覺得有些不對勁,他認為王導熱情過了頭,按照現代人的理解,示好就是掩飾,掩飾就是陰謀的開始!不禁多留了個心眼,表面上卻現出了一副受寵若驚的模樣,施禮道:“末將多謝大司徒與丞相抬愛,來,大司徒請入坐。”

王導拱了拱手,也不推辭,眾人跟著紛紛入席就坐,女子圍成一堆,談笑盈盈,而四個男人另坐一席,氣氛融洽。

其間,場外不斷有人進到廣場,包括竺道潛在內。竺道潛帶來的人數並不比雲峰少到哪去,聲勢卻更有甚之,都是清一色的光頭,身著明黃壞色衣袍,整齊一致,不像雲峰這邊穿什麼的都有,倒也吸引了不少人去打招呼問候。

據王導介紹,與竺道潛同行的一名長相怪異年老道人為建初寺主持帛屍梨密多羅,原為龜茲國王子,因避讓王位出家,博通經論,兼善密法,善於咒術及梵唄,號稱高座法師,應是為竺道潛助拳而來。

至於零散來到廣場的,要麼去了竺道潛一席,如陸氏、顧氏家主及子弟等等,要麼去中立區,如郗璇的父親郗鑑等南渡重臣,就連對雲峰特別友善的

荀菘也只是來打了個招呼,便匆匆而去。可以說,到目前為止,來給雲峰助威的只有四人,的確挺寒磣的!

突然,張靈芸驚訝的聲音傳了過來:“師祖與師尊來了!”

眾人不禁望了過去,只見吳普真人帶著荀灌娘、溫嶠、庚亮與一四十左右的青衣道人正向這邊步近,庚文君神色立刻變得不自然起來,這麼多天了,她也沒回家和庚亮打聲招呼,住的快活,吵的開心,早就把這事給拋到了腦後。

張靈芸同情的看了庚文君一眼,轉頭向雲峰解釋道:“雲郎,和師祖走在一起的道人名葛洪,字稚川,乃江東名士,爵關內侯,食句容二百邑,曾師事神仙太守鮑靚學習神仙道術,做的一手好文章,著有《抱朴子》、《神仙記》、《西京雜記》等書籍。”

雲峰點了點頭。與大家一起迎了上去。吳普真人輩份奇高,就連王導也要執後輩禮。

雲峰一邊走著,一邊從記憶中挖掘有關於葛洪的記載,在前世,只要是中國人就沒有不知道這個名字,江湖上有許多道家門派託辭源於葛洪。雲峰對這人的著作也有過鑽研,尤其是《抱朴子》中的內家修煉方法,確是令他獲益良多,可惜的是,流傳下來的《抱朴子》不全。如今剛好有真人當面,不禁起了求書之心。

而且葛洪的道教思想與天師道、南華觀不同,較為溫和,講究積善行功。以忠、孝、和、順、仁、倍為本,不會對國家政權造成危害,他直斥天師道、南華觀等民間道教為邪魔外道,與雲峰相同的是,對代天宣化,普渡世人的政教合一理念深惡痛絕!

說白了,葛洪的道教思想是貴族道教,是為統治者服務的,如果有可能的話,雲峰倒是願意在將來把他扶上教主位置。以取代天師道在民間的巨大影響力,同時繼續以官方力量來推行無神論,這聽起來似乎很矛盾!

其實,雲峰也是不得已而為之,他明白,即使辯倒了竺道潛,但無神論的推廣仍然需要一個複雜而又長期的過程,正如以現代社會之科學發達,神鬼信奉卻依然大行其道,在禁之不絕的的情況下。倒不如默許一種對自已有益的宗教於民間公開傳播。…;

就比如紅朝,一方面主流意識形態宣講唯物主義、無神論,另一方面又積極改造扶持宗教,使之符合自身的需要。雲峰突然覺得,紅朝的社會制度在某些方面放在古代還是挺實用的。於有限下實行區域性民主,一方面保證百姓們基本上能夠安居樂業。另一方面又不至於觸動當權者利益,只須在細節上作些調整使之與時代相符合即可。

總之,葛洪這個人有巨大的利用價值!然而,目前還是雲峰一廂情願的想法,葛洪淡泊名利,一心成仙,人家還不一定願意浪費時間去給他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