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欺辱,漸漸地打下了一片天空。後來,新中國成立,徐家後人遵循最開始帶領徐家人遠渡重洋的那位祖先的遺訓,又拖家帶口,重新回國。
可是好景不常,十年浩劫,文革正式開始,有著渡洋背景,家財雖達不到萬貫,但在那個時候的首都還是有一定名氣的徐家,成了重點打擊的物件。繁盛的徐家,一夕之見,徹底敗落。直到後來,改革開放,徐家才漸漸恢復元氣,但也不復原來的盛況,淪落成三流的小家族。
徐青璐說她家開有幾間公司,家裡略有薄本,並沒有說錯,但像她家這樣的情況,在首都這片地界,實在是不值一提。徐青璐的家族雖說算不上是什麼豪門大戶,但比起一般的小康家庭,卻要好的多得多了。
末世來臨的時候,徐老太爺,非常有遠見地將家裡的所有值錢物品以最快的速度統統兌換成糧食,囤積起來,那個時候,糧食還遠不像現在這樣貴比人命。而且,末世初臨的時候,到處都是喪屍,徐家非常好運地由於居住的是四合院,周圍居住的都是和徐家差不多家境或者比徐家要好上不少的人家,簡而言之,這裡就是首都眾多豪宅區中的一小片。
這裡的特點就是地方大、人少,而且這片地界又好巧不巧,靠近防衛首都的若干個軍隊中的一支,於是,在眾人尚未回過神來的時候,這裡的環境以最快的速度恢復成原狀,按徐元的說法,這裡壓根就沒有喪屍出現過。
於是,擁有大量糧食的徐家一開始是度過了一段不錯的時光。但隨著電力、水力的限供,徐家開始漸漸出現了困境。
八月份爆發的喪屍,到現在,將近十月,已經開始逐步感受到冬季的腳步。冬衣,大家都有,甚至還有不少,但上京的冬季,是個人都知道,這裡靠近北方,沒有電暖爐之類的保暖措施,這裡的冬季是可以凍死人的。
習慣於未雨綢繆的徐老爺子就琢磨了,怎麼樣增加家裡的供電,但一來家裡沒人在政府工作,二來,家裡沒一個人和供電局的人有關係,這就是Z國人的習慣,想要辦什麼事,第一考慮的就是人際關係。徐老爺子在家裡翻來覆去的琢磨,始終想不出該怎麼增加家裡的電力。發電機?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