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5部分

毫無疑問是輪轂。。。。。。

為什麼內?技術含量低啊。。。。。。

技術含量低代表著什麼內?入行門檻低!

這麼說吧,只要花二十多萬買個溶解爐來溶解合金,十幾萬來一鑄造機鑄型,然後再有個精加工的數控車床。基本就能滿足輪轂加工的絕大部分了。而類似於後期表面處理用的一些清洗噴塗,固化爐等裝置,採購價格也都不高。

所以要說目前的汽車零配市場上,哪個部分最亂,哪個部分競爭最大。除了汽車音響之外,輪轂是毫無疑問的第一。

劉鑫也算是有眼光的,在之前所有的輪轂廠還是作坊模式的時候。就投資了兩千多萬,引入了德國的高精數控機床和溪柳的大型噴塗線。在檢驗裝置上,也花了大價錢購買了x光探測儀,金相分析儀和三次元測量儀。

靠著這些裝備,老劉成功的將廣袤輪轂廠的產能拉高到了三十萬件/月,並且在良品率和輪轂質量上,也跟一大票的國內競爭對手拉開了距離。

也就是這樣,他才先後得到了幾個車型的輪轂大單,隱隱在輪轂生產環節達到了國內的領先地位。

但是,這沒有什麼卵用。

給國外的整車廠做代工,平均到一個輪轂上面的利潤,也就一兩塊錢,最多七八塊錢而已。

所以除了給整車廠做配套之外,廣袤還經營這另一種業務改裝用輪轂。

現在的汽車市場,車主對個性化方面有很大的要求。但是汽車畢竟是流水線出來的東西,不是每一款車型都能像迷你這麼瘋狂,接受車主個性定製的。

而且中華對於車輛改裝的要求,嚴的簡直令人髮指。所以有一顆騷騷之心的車主們,只能在一些不影響整體外觀的部分上做個性化改裝。

輪轂,就是這種類別改裝之中的重災區。

為了追求更大的利潤,這些輪轂的質量大部分都一般,而且市場上充斥著大量的貼牌和山寨輪轂。隨著網路購物的火爆,以及某寶聊勝於無的檢察力度,一大波這樣的低端輪轂充斥著這個市場。

廣袤,也就是看準了這一點,做起了改裝輪轂的生意。

在運營了一個某寶號,貼出了自家的產品後,也真沒讓老劉失望,嚐到了能死人的甜頭。

原來給整車廠做代工的時候,一個輪轂只能加一兩塊到七八塊給車廠,然後車廠轉手加一兩百到兩三千給4s店,4s店再加個一兩百到兩三千給車主。

老劉當初咬著牙把一個輪轂加五百掛在網上賣,三個月就創造了銷量過萬的業績。

當然了,貼的是國外名廠的牌。。。。。。質量嘛、比起給整車廠供應的還要差那麼一點點。

廣袤做不出高質量的輪轂麼?其實是能的。

現在很明顯,貼牌才是王道。

有個段子,說的是中華網際網路三巨頭的理念。歸結起來就是;

擺渡,不充錢,全國人民怎麼看到你?

疼鵝,不充錢,你怎麼變強?

某寶,不貼牌,不山寨,你們還能賣什麼?

所以。。。若是執行了李凡愚的這套標準,讓正信對其產品進行抽檢,提高了成本不說,貼牌這事兒怕是也別想了、

這無疑,是要犧牲掉一大塊利潤的。

奪人錢財,如同殺人父母。

見周圍人都不說話,老劉終於忍不住站了起來。(未完待續。。)

第369章:各懷心思

“李總,我們不是對你制定的這個標準牴觸。誰不想往高階發展,不過跟你正信比不了,我們得養活一大票工人,沒有利潤可不行。大夥兒說是不是?”

老劉起身的一番話,明顯讓眾人很是贊同。

“對啊李總,按照你這個標準生產,各個環節都要提高標準,本來就不多的利潤可就更得壓縮了。”

“李總,咱們既然衝著你的名頭來了產業園區裡,肯定是會保質保量的供應你們正信的。每次交貨也都是你們質檢部驗收過了才給我們結賬,依我看這個標準就沒必要搞了吧?”

“是啊是啊,老劉老孫說得對。李總,先做人後做事,你搞這個標準出來,明顯就是信不過我們嘛!”

“哎,其實有個標準也是好事,但是問題是這個標準太高了一些嘛。完全可以適當的降一降嘛。”

老劉聽著身邊眾人的聲援,心中才稍微定了定。暗道;這群王八蛋,總得要個牽頭的。

李凡愚似笑非笑的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