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14部分

沿海以後,英美又根據是否在盟軍戰機的支援範圍內,是否有大港可以停靠大量船隻,運送軍隊和後續的補給,橫渡的距離是否短這三個條件,很快選出了三個登陸地點:康坦丁半島、諾曼底和加萊。而最開始的計劃中,加萊的條件算是最好的了。

“但是加萊聚集著德國人的重兵,我們很難短時間攻克!”艾森豪威爾道。

德國人還不是另一個時空面對盟軍的兩線反攻,強調防守的時候,加萊也沒有那麼多的防禦堡壘和工事,但因為加萊是德國人登陸英國的最佳通道之一,那裡時刻聚集著大軍,雖然重視程度不足,但防禦兵力卻遠超後世。

這一次進攻的主力是美軍,要讓美國人用損失慘重的代價去啃加萊這塊硬骨頭,美國人是肯定不樂意的。

他們選擇了德國人防禦同樣有些漫不經心的諾曼底。

現在頹勢未露的德國人還沒有想到英美大反攻上來。

英國本土還要約三分之一在德國人手中,蘇俄還有一半多的領土在德國人手中,除了盟軍在北非佔了點優勢,在義大利也同樣被壓得寸步不前,而且盟軍主力的美國人在亞洲還打得火熱,他們怎麼會想到英美策劃歐洲大陸大反擊呢?

偏偏英美在他們想不到的地方狠狠的給德國人來了這麼一手。

5月7日,滿月日,潮汐和月光都能滿足要求,盟軍以此為d日,發起了進攻。

凌晨1點,空降先開始了。

在華夏空降的一次次勝利後,無論是德軍還是盟軍都加強了這方面的攻勢和防禦。為了防禦對面英國人經常過來的轟炸機,也諾曼底附近也有防空部隊攔截,只是德國人想不到盟軍來的那麼突然。

盟軍此次攻擊一樣是選擇了5個地點分別登陸,蓋因為德國人兵力不足。

蘇俄人一直在狂擊,德國人近70%的兵力集中在了東線。

蘇俄人的數千萬傷亡也不是白來的,經過了那麼多年的戰爭,德國人的精銳部隊在銳減。即使總兵力在分配向義大利和北非後,以及彈壓地方後,也有些吃力。尤其是在盟軍刻意分薄德軍兵力的情況下,在諾曼底這個地區,不過只有兩個師和三個旅的兵力。

在察覺到了英國那邊情況有些異常才追加了部分兵力。而且還有一個裝甲師的兵力,巡視諾曼底及周圍一大片地區。

當然,盟軍的兵力也沒有原歷史那麼誇張。在英國本土還在鏖戰的情況下,大規模的軍隊聚集根本瞞不過德國人。

顯然英美的欺瞞戰術還算不錯,利用援軍的到來和蘇格蘭的地形掩護,使得盟軍聚集用來登陸的軍隊也超過了百萬。

當然,初期登陸的人員只有兩個師和三個空降旅,其他人絕大多數還矇在鼓裡。

就連盟軍中,直到行動的前一刻,也只有極少數人知道,至於外人,更是不知道這個霸王計劃。當然,孟享除外。

第928章 我們看看再說

“還真開始了?”幾乎和羅斯福同一時間接到諾曼底登陸開始的孟享臉上依舊帶著點不相信。

這個霸王計劃在成立之初,就被孟享獲知了,但孟享對此一直採取謹慎的態度。

另一個時空的諾曼底戰役堪稱世界上最大規模的一次登陸作戰。當時英國本土未失,德**隊在東線損失慘重,英美準備充分,又有近三百萬大軍的後續支援等一系列條件下進行的。

雖然這一次英美同樣做到了情報的嚴格保密,但準備上和條件上卻是差了許多

不說別的,單單一個要橫渡的英吉利海峽就危險重重。

另一個時空的英美海軍已經控制了英吉利海峽,才順利的橫渡。而這個時候,雖然因為美國海軍摻和的越來越多,使得德國艦隊在英吉利海峽的控制力大減,但德國戰艦依舊還停留在英吉利額海峽內。

像華夏空運澳洲那樣,只靠空運為前線的德軍補給,無論是油耗,還是面對英美空軍和地面炮火攔截的損失,以及日常損耗等,成本之高讓德國人難以承受。

所以德國人還是寄希望於打通英吉利海峽這個便捷通道。

這使得雙方在英吉利海峽附近的海戰持續不斷,戰況之激烈甚至超過了大西洋、北海、地中海等地的海軍戰場。

在英美海軍經常破襲德國登陸部隊後勤海運線的同時,德國戰艦也給了英美登陸作戰船隻很大的威脅。

而且雖然德軍在諾曼底附近的駐軍不多,但德國人為了及時向英國本土輸送隊伍,在加萊駐紮有重兵,在比利時澤布呂赫等地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