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也有老鄉們帶著的筍乾、蘿蔔乾、酸菜,還有青菜、豆腐。
李超讓牛見虎他們從行軍乾糧裡拿了一條火腿和一塊臘肉過來,再把自己帶著的調味料也拿過來。
燻的很黑很硬的臘肉斬下一塊來,拿河裡洗乾淨,然後鍋裡燒開水,把臘肉放鍋裡稍煮一下,煮軟的臘肉取出,沖洗乾淨,切成片。
李超切的很大一片。
臘肉就得要大片,還要厚,這樣一口咬下去,油汪汪的又香又鹹還帶點甜。李超一片臘肉切的有小半巴掌那麼大,臘肉皮很硬很韜,暗紅暗紅的。但裡面的肥肉,卻是透明色的。下面的瘦肉部份,紅磚色。
李超特意切了兩塊臘肥肉下來,往鍋裡一扔。
燒紅的鍋上,臘肉上的油燒的滋滋的香,香味撲鼻而來。等香味更濃點,油炒出來一些,李超就往裡面放發好的筍乾、蘿蔔、酸菜,然後稍炒制後,再放入臘肉,煮的差不多,添上半鍋水。
水開,把切成一大塊一大塊的河魚魚段放入鍋中,倒入一點點酒,然後就讓他咕咚咕咚的煮著。
這算是最簡單的做法了,雜燴吊鍋。
放鹽、放點生薑片加點茱萸醬。
鍋裡煮的爆跳,香氣四溢。
“差不多了,飯煮好沒,把飯盛上,到這裡來吃菜。”李超招呼著,也不用什麼規矩,反正他帶的這群小傢伙也是習慣了。
均州刺史站也不是,坐也不是。
看著堂堂太子殿下,就捧了個碗,蹲在李超邊上,一臉期待的望著吊鍋,心裡很複雜。
李超不管他們,自己拿了個空碗遞給太子,“給我裝一碗飯!”
太子在均州刺史萬分驚訝的目光中,居然很自然的接過了,然後轉頭去盛飯去了。這讓他看的滿頭大汗,不應當是相國給太子殿下盛飯的嗎?
刺史看不下去了,太沒有君臣上下了。李超雖是相國,可太子卻是副君啊,君臣有別,豈能亂來。
他轉身過去,來到太子身邊。
“殿下,還是讓臣來。”
誰知道太子並不領情。“不用了,王刺史你那邊做著吧,一會我給你順便帶碗飯來。”
“這可不敢,太子殿下折殺小臣也。”刺史誠惶誠恐。
太子肯幫他盛飯,他卻萬萬不敢接,李承乾說了兩句,見狀,也懶得跟這迂腐老頭多說,直接打了兩碗飯,李超一碗他一碗,便轉身走了。
刺史還想幫著拿飯呢,結果李承乾不樂意了。
“莫非王使君覺得孤連兩碗飯也拿不了?覺得孤是那種需要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毫無動手能力之人?”
這話說的有點重,王刺史臉都白了,這種話他哪敢說啊。
“臣萬萬不敢,也絕不敢如此想。”
“那既然如此,王使君也不需要過份對孤客氣了。”
飯端過去,李超隨意接過,連聲謝都沒有,而太子也很自然,太子和李相國之間的這份關係,讓王刺史看的是萬分羨慕啊。
李超招呼王刺史一起吃飯,可他卻不肯。
於是李超也不理會他了,招呼著自己的弟子,還有程處默幾個,一群人圍成一圈,或蹲或站或坐,都沒有尊卑貴賤。
空氣中散發著淡淡的桂花香味,聽著鳥叫,著著水流聲,還有遠處百姓們捕魚曬魚勞作時的聲音,那種怡然自得,輕鬆悠閒,是王刺史無法體味到的。
雖然不是什麼野豬、野雞吊鍋,材料也較少,可大家還是吃的很高興。
“其實王刺史你也不必見外的,這裡又不是公堂之下,你隨便坐吧。”
“我站著就好。”王刺史年紀一大把,頭髮半白,五十多歲的人了,卻還恪守著許多規矩。這樣的官員,李超喜歡也不喜歡。喜歡的是他們講規矩,不喜歡的地方,也正是他們太講規矩,過於墨守成規,甚至做事情,完全靠著上面的吩咐,自己不會去想著開創,只是聽命令。
“聽說王使君年初病過一場,現在身體不知道好些了沒,要多注意休養,莫要過份勞累傷了身體,你還正年輕呢。”
“身體倒還好,多謝相國關心了,只不過年紀大了,已經過知天命的年紀,快花甲了。”
“五十來歲,這不是正當年是什麼。”李超夾了一塊魚,熱乎的魚塊沒有腥味,還很滑嫩,幾口吃掉,把骨頭吐出。李超繼續道,“現在的旱情越來越嚴重,我也可以跟你透露一些,朝廷現在掌握的情況是今年的秋旱會持續下去。”
“還持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