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61章 青銅峽

騎馬走在黃河邊的寧夏平原上,李超和許多第一次來到這裡的將領一樣的充滿震驚。風吹草低現牛羊,沃野千里,這裡完全不同涇河河谷的那種地形,彷彿又回到了關中平原。

李超其實來過寧夏平原,但那是在穿越前,不過那時是和同學來他家遊玩。同學帶著他遊玩了不少地方,但他敢說,那個時候的寧夏絕不是現在的這副樣子。

山更青、草更綠、水更美。

很難想象,這裡居然湖泊遍地,許多極大的湖泊散佈在平原上,微波盪漾,綠水粼粼。西套平原本來處在乾旱和半乾旱區,降雨稀少,這樣的地方本來會是極不適合耕種居住的地方,可偏偏這裡又有黃河引水灌溉之利和豐富的地下水資源,形成了得天獨厚的水利條件。

加之地勢平坦,土層深厚,使得這裡隨便開墾種植,也有極好的收成,讓這裡成為塞上江南。

“西有賀蘭之固,東有黃河天險,域外連大漠千里,南枕隴山。這可是一塊天府之地啊!”李超看著此時的這片平原,真是感慨萬千。

現在的這裡,還沒出現什麼生態問題。

五百里的賀蘭山脈還如同一個巨大的原始叢林一樣,隴山也一樣山官林密。黃河水也並沒有那麼黃,植物豐富,湖泊眾多。

這裡有無數的野生動物,野馬、鹿、虎、狼、獐、狍、野豬等等,飛禽走獸無數。

而且有八百里黃河透過西套平原,使得這裡還有得天獨厚的水運條件,不論是靈武到蘭州、涼州,還是順流北上去東套平原,這裡有近三千里的黃河水運條件。

這可是一條天然的高速公路。

西套平原以青銅峽為界,其實分為兩個平原。同時,又以黃河為界,可以分為河東河西兩片區域。

北魏一統天下後,曾經在這裡設定高平、蒲骨津二鎮,在這裡設定牧場,最盛時僅馬匹就有二百多萬匹,可以想象其強大。

隋朝時,又曾發兩萬丁修建長城,西起靈武黃河東岸,東至綏德黃河西岸,連綿七百餘里,依託著橫山山脈,建立了一道堅固的長城防線。

大業時,西套平原約有三萬戶人口。擁有引黃河水溝渠的灌溉區五十多萬畝。

這裡既是最優良的牧場,也是極肥沃的農田,還有著豐富的藥材、野生動物等資源,還產鹽。

這裡甚至還早在隋朝時就開始大片的種植水稻,小麥。

現在的這裡還沒有人口過盛,也沒有過過牧、濫墾,水土流失,森林砍伐這些都不嚴重,人口也相對較少。

真是一片塞上江南風光。

“大總管,這地方好美!

“是啊,以後我們就要屯駐在這裡了嗎?我們能在這裡分田分地嗎?都不想再回去了!”

這批隨李超前來的兩萬府兵,基本上就是來自關中各地,關中早人滿為患,就算是府兵,都拿不到足額的均田田地,往往百畝田額,實際分到的也不過三五十畝,甚至更少。

這次他們出征,上面已經說過了,等打下靈武、朔方九州,到時就讓他們屯駐移民到這邊來,在這裡重新授田。他們原來的田地由朝廷收回,還會發給他們一筆補貼。

來之前,大家對於關中西北的靈武,還以為是個大漠、黃沙、乾旱無比的地方。可到了這裡才發現,這裡比關中平原居然還要肥沃。

僅僅一個靈州,就已經如此肥沃了,若是把地方更大的東套也打下來,那就更了不得了。

河套平原自秦漢起,就修有許多引黃河水的渠道,能夠灌溉的農田有數十萬畝。而只要再投入些人力,再把一些本來自秦漢就有的引水渠修復,那麼灌溉百萬畝田都不成問題。這還僅僅是靈州一地呢,事實上,到了明清時,這裡開墾的農田可是達到了二百多萬畝,清時這裡就有一百多萬人口了。

李超帶來兩萬府兵,一人實給百畝農田有些難,但給個五十畝農田,給個五十畝草場,綽綽有餘。

再來三萬人,也不用怕,畢竟還有其它八個州的地方呢,光是個東套平原的前套後套,就是西套的數倍啊。

整個河套平原,實際上確實比現在的關中平原強多了。

“梁師都居然佔著如此好的地盤,也發展不起來,真是庸人!”李超鄙視的道。

青銅峽南口。

浩浩蕩蕩的黃河自南向北劃過一個s形大灣進入青銅峽峽谷,峽谷兩側是高山隔河峙立。

青銅峽谷也把西套平原,分成了南北兩個平原。

這段峽谷,也是進入靈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