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復,那時候坐擁大江大湖大河之利,江州想不好都難,而這一行她僅用了很小代價,就獲得了一棟位置極佳的商鋪,並且古通判還承諾給她幾頃城外的良田。
“這樣有些不好吧。”王枕道。
“這位郎君,妾身也知道不好,可那些百姓死了終歸是死了,孽是朝廷將士做的,與妾身有什麼關係,若得到這些邸店耕地,妾身一定發下宏願,每年拿出一些錢帛,救濟原來江州百姓。”
“你總算良心未泯滅。”
“說的什麼話,來了那麼多江北百姓,難道個個都沒良心嗎?”小婢憤怒地說。
“小娘子,你不怕新知州過來查沒?”宋九攔住了王枕,淡淡問了一句。
“新知州總得買張知州面子吧。”
“為何?”宋九糊塗了,我為什麼要買張霽面子?趙普的面子我都不買,張霽算什麼?(未完待續。。)
第三百二十二章 好深的水
劉氏奇怪地看著宋九,這幾人是從京城來的,難道未聽說過,她想了一想,還是悄聲說道:“張知州與趙相公關係非同小可,趙相公雖不在相位上,但他擔任朝廷首相十餘載,新知州能不買張知州的面子?”
王枕大笑:“小娘子,趙相公也有政敵的,萬一有大公無私的新知州,或者他的政敵來……”
“不要亂說,敢與趙相公為敵的人個個都是朝廷大員,豈能擔任小小的知州,來擔任知州的又豈敢不給趙相公面子。”宋九喝道。
不讓王枕說下去。
但他終於弄懂了更多的來龍去脈,也明白自己擔心所在。
首先是曹翰與趙普的關係,曹翰與趙普一直不對頭,這不對頭不僅是趙普促使趙匡胤打壓武將,還有私人的恩怨,究竟是什麼原因產生私怨的,宋九不大清楚,可老早趙普就打壓曹翰了。在他向趙匡胤闡明先南後北政策時,曾說過一句話,除陛下親征外,除了曹翰,誰人能與契丹為敵,但曹翰能擔任主將嗎?然若是先南後北,派一偏將,即可收拾數國。
先南後北好,還是先北後南好,宋九現在不好判斷了,或者用朱元璋先對付強大的陳友諒,後才對付張士誠來相比,但是鄱陽湖一戰也太過冒險,因此不好作比較,若是換成現在的宋九來選擇,恐怕同樣是先南後北,至少能將中原統一。
趙普講這句時的背景是指柴榮伐契丹之戰,東線趙匡胤,韓通等將表現十分亮眼。包括曹翰,但西線卻出現了失利。用柴榮伐契丹中諸將的表現。在世的將領中,除了趙匡胤外。只有曹翰。
然而當真曹翰在宋朝諸將領中是大宋第二?
這句話有兩個重點,一是先北後南太過冒險,國內還未穩,不可能趙匡胤丟下國內不顧,率領大軍親征契丹,其次是曹翰性格殘忍,擔任主將會出事。非是說曹翰好話。
再到平蜀一戰,曹翰身為曹彬手下二號大將,在曹彬約束下。並沒有胡作非為,也有功勞的,但在趙普操作下,諸將賞賜名單中,卻不包括曹翰。所以宋九送潘美出征時,曹翰曾親熱地拍著宋九的肩膀,他與趙普作對,曹翰十分喜歡。
張霽是趙普的人,不用懷疑。宋九與張霽沒有交集,那個是那個的人,除了已擺在檯面上,宋九也不大清楚。不過張霽與古通判是同僚,共事時肯定透露出一些口風,劉氏賄賂古通判。古通判看她長相俏麗,又給了一些重禮。高興之下,說出真相。沒有這回事。古通判也不敢說。況且對付普通的官員,趙普雖下去,餘威還在,也足夠用了。
宋九不清楚,可能趙匡胤清楚,擔心曹翰入城後做出不好的事,於是派張霽來擔任江州知州,這是一種平衡之策,入城後,宋軍搶掠,因為政治鬥爭的結果,張霽派人抓來搶掠的將士,不給曹翰面子,當場擊殺。曹翰大怒,於是上奏,不知道奏本里說什麼,但正因為有了這種敵對的關係,趙匡胤相信了,將張霽調遷到饒州。
隨後趙匡胤反應過來,立即派出中使下詔禁止曹翰殺戳,可是中使來遲了,趙匡胤無奈,等曹翰帶著軍隊回京,他又將張霽調回饒州。若自己同意來江州,張霽還回到饒州任職,若自己不同意,饒州那邊有通判主持政事,並不耽擱,張霽就會重新成為知江州。
對此調動,張霽不會感到滿意,江州整是一座死城,回來找死啊。
然而他回到江州卻發現驚奇的一幕,無數江北百姓與商賈湧入江州城,甚至主動替朝廷將井水中的屍體打撈起來,以便霸佔房舍耕地,江州又有了新的生機,不但有這個好處,張霽還發現其他的好處,例如大量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