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有無限留戀的坐在椅子上,我站在太后身側。
太后突然說道:“這帷幕是嶺南巧匠所制,裡面能清清楚楚地看見外面,外面卻看不見裡面。”
我說道:“以前常聽人說鮫綃,不會就是這東西吧?”
太后笑著說道:“差不多了。”
突然馮成走進來說道:“啟稟太后娘娘,右丞相賈大人求見。”
太后似乎是鬆了一口氣,說道:“宣賈大人晉見。”太后的神情看似輕鬆了很多,我突然明白過來:太后心中實際上一直擔心嚴景雲和賈雲光一起入宮,那麼事情就棘手了很多。畢竟這兩個人的勢力不容小覷,如果他們二人都進宮來,聯起手來反對納妃,那麼此事多半要半途而廢。如今只有賈雲光一個人進宮來,就好辦多了,起碼說明嚴景雲在這件事情上是保持中立的。可嚴賈二人,一向共同進退,如今為什麼嚴景雲不進宮來了呢?
我正在胡思亂想,突然聽見有人說道:“老臣叩見太后娘娘,給太后娘娘請安。”
太后娘娘笑著說道:“都是一家人,客氣什麼?老大人快坐下吧。”
我是第一次見賈雲光,賈雲光是武將出身,長得氣宇軒昂,方闊的臉上長著濃密的鬍鬚。我不禁暗想,有一個這樣的老爹,這賈皇后會長成什麼樣子。
只聽賈雲光說道:“太后娘娘,老臣是個粗人,不會學他們繞彎子,因此有話就說個痛快。老臣今早在朝房中,聽人說太后娘娘要給皇上納妃。”我不禁暗笑:這些朝裡的大人們,明明心思比誰都細膩,非要說自己說直話。一定是皇后今早派人出宮,把這件事告訴了自己的父親,否則皇后也不會那麼巧,今早就病了。這個賈雲光卻說是聽別人說的,究竟直在哪裡?
太后笑著說道:“正是,哀家正要召見四位顧命大臣,商議此事。不想賈大人先知道了。”
賈雲光說道:“老臣不同意納妃。”
正文 第7章 四位顧命大臣的態度(下)
賈雲光接著說道:“太后娘娘,皇后年紀尚小,等皇后誕下太子再為皇上納妃也不遲啊。”
太后笑著說道:“皇后入宮已經一年有餘,至今尚未誕下太子。因此哀家想為皇上納妃,早些生下皇子,哀家對列祖列宗也算有個交待。”
賈雲光說道:“如果皇妃先生下皇子,皇后再生下皇子,將來究竟立誰為太子?”我不禁有些想笑,這皇子的影子都沒看見呢,就開始爭起太子之位了。
太后說道:“到時嫡庶長幼自有公論。”賈雲光還要說些什麼,太后說道:“賈大人,明日哀家召見四位顧命大人再議此事。哀家今日也累了,你跪安吧。”賈雲光不好再說些什麼,只能退了下去。太后沉思著不再說話。
馮成突然走進來說道:“啟稟太后娘娘,成王殿下求見。”
太后似乎也很意外,只說了一個“宣”字。成王早已走了進來,跪下給太后行禮。成王長得倒是風姿俊美,白淨面皮,長長的丹鳳眼,修剪得極其整齊的鬍鬚。
一時行完禮,成王告了坐,笑著說道:“太后娘娘身體可還康健?”
太后也笑著說道:“老了,每日吃了睡,睡了吃,閒時下下棋,鬥鬥牌。記性差了很多,遇事都是馮成給提著。”
成王忙陪笑說道:“太后娘娘為國事操勞多年,倒是應該享享清福。如果再有幾個孫兒孫女圍繞膝下,以娛太后娘娘晚景就更好了。”果然,成王此次進宮也是為了納妃的事情,沒幾句話就說明了來意。不過,以成王的話猜測,他是贊成納妃的。
太后索性開啟天窗說亮話,“哀家倒沒什麼,只是皇上雖然年紀尚幼,但先帝在皇上如今的年紀已經有了一個皇子一個公主。早點生下皇子,有利於江山社稷的穩固。成王是自家人,實是為江山著想,因此考慮得周全。不像有些人,只為了個人私利,置江山社稷於不顧。”太后這番話實際上是對賈雲光的批評,同時表明對成王態度的肯定。在這微妙的時候,太后知道自己必須把成王拉過來。
果然成王說道:“為太后娘娘分憂,是為臣的本分。納妃之事,本是宮闈之事,一切均應由太后娘娘決斷。”
太后說道:“帝王之家無私事,帝王一舉一動皆關係天下興衰。因此私事亦即公事,不可不慎。明日哀家要召見卿等顧命大臣,共議此事。”
成王說道:“此事有利於千秋社稷,臣必當唯太后娘娘馬首是瞻。”成王又說了幾句閒話,就告辭出宮去了。
太后的神色似乎輕鬆了很多,的確現在有成王站在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