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部分

誤政。張佩綸甚至將矛頭對準慈禧的孃家方家園承恩公府第,說公府新近建房仿照王府規模,有違禮制,請朝廷派員核查,即速制止。

第一章 清流砥柱(40)

張佩綸等人的這些彈劾,有的收到了效用,但大部分留中淹沒,只博得一批對朝政不滿者的喝彩,反而招致了許多經不起核查的權貴們暗中嫉恨。

張之洞牢記堂兄“為政不得罪巨室”的懇切告誡,沒有參與這場大舉糾彈權貴的熱潮。他雖然十分痛恨官場上的腐敗之風,但也深知不能輕舉妄動,正如堂兄所說的,在自己的聲名日漸隆盛之際,要更加謹慎持重。就在這個時候,宮中又爆出一樁少見的熱鬧事,一時間弄得沸沸揚揚,給一向壓抑沉悶、枯燥無味的內宮生活帶來一個富有刺激性的新鮮話題。

十一月下旬是醇王福晉的四十大壽。從十月中旬開始,四面八方的珍貴禮品,便絡繹不絕地被送進醇王府。

清流黨的首領李鴻藻是從不對王公貴族示以特別親近的。當年連慈禧的母親去世他都不去弔唁,何況醇王福晉的壽慶?張佩綸、陳寶琛、鄧承修十分欽佩李鴻藻這種硬骨頭氣,便一致決定不向醇王府送禮。但被公認為第二號人物的潘祖蔭卻不這樣,他早早地便把祖傳的一顆雞蛋大的價值連城的夜明珠送進醇王府。醇王福晉對這顆夜明珠喜歡得不得了。寶廷、吳大澂等人也都悄悄地向醇王府敬獻了重禮。

張之洞為此事思考了很久:送,還是不送?想起醇王對這次東鄉之事的翻案所起的關鍵作用,覺得不送點禮物表示祝賀,似乎於情理太不通了。但送個什麼禮物呢?張之洞犯難起來。

張之洞父親官職不高,家裡人口眾多。父親的俸祿剛好夠全家度日,沒有積蓄,更談不上有什麼祖傳珍寶了。他自己為官之初便立下志向,要做一個不貪財貨的清官。京官俸祿薄,如果不用手段獲取外來之財,則幾乎個個清貧;張之洞只是一箇中下級史官,那就更不用說了。他兩放試差和學政,本來這都是可以生財的美差使。因為試差有程儀,學政有額外的收益,其數量都很可觀。尤其是四川學政,生童人數甲於天下,若額外收益全部攬於懷裡的話,三年學政下來,少說也有三萬銀子的收入。但張之洞恪守清廉為本的做官准則,一毫不取,三年前一擔行李兩袖清風入川,三年後依然一擔行李兩袖清風出蜀。如此做官,自然永遠富不起來。張之洞即使想送重禮也無錢購置,何況他向來不把情意之深淺與禮物之輕重聯絡在一起。

如此思來想去,他終於想出了一個好主意。

第二天,他打發大根騎一匹快馬,星夜奔到南皮老家,請子青老哥畫一幅五穀豐登、仙童獻壽的彩色圖畫。聽說是為醇王福晉祝壽用,張之萬興致極高。他戴起老花眼鏡,辛苦一整天,精心製作一幅丹青。大根帶回京後,張之洞又在上面親筆題了一首詩。然後再送到大柵欄裱鋪,出了五兩銀子的高價,用最上等的黃綾裝裱好。一切就緒後,張之洞大大方方地親自送到太平湖醇王府。

奇珍異寶太多了,醇王夫婦反而看膩了,見了這幅狀元探花兄弟的聯袂之作,夫婦倆都覺得清新悅目,遂高興地收下。張之洞肩上的一副重擔終於放下了。

十歲的小皇帝也給母親送來一對極品玉如意,一座尺餘高的十九層純金佛塔。皇上的重禮把醇王府的喜慶氣氛推到了高潮。

慈禧對胞妹的生日自然是記得的,但這些日子裡她正鬧著病,精神不好。她素來腸胃消化不良,近來腹脹,不思飲食,但還是掙扎著處理國事,只是一回到後宮便渾身無力倒在床上。慈安太后見她這樣帶病勤政,又是欽佩又是心疼。醇王福晉暖壽的前一天,慈安特為提醒慈禧要給妹妹送點禮物。慈禧感謝慈安的關心,親自到御膳房挑了幾樣食品糕點,滿滿地裝了八大盒,命人趕緊給醇王府送去。

養心殿的太監小頭領李三順領了這個差使,喚來兩個小太監小勾子和二愣子做挑夫,自己空著手跟在一旁。正是太陽當頂的午正時刻,除了值班的太監宮女外,大家都午休了。空曠得一株樹一棵草都沒有的紫禁城裡靜悄悄的,頗有點死氣沉沉的味道。

走到太和殿旁邊的時候,小勾子想起了一件事,對李三順說:“還沒有照門哩!”

清廷內宮制度,太監宮女出宮,無論公私,均須經敬事房開出放行單,上面詳細寫明所帶物品,請午門關照放行。這種手續叫做“照門”。清朝中葉以後宮廷管理混亂,太監宮女要私拿點東西收藏起來很容易,但要運出宮外則較難,這就是因為午門把守嚴格的緣故。太監宮女得到的東西,若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