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在青年有幾種,有的奮發向上,有的產生幻滅的感覺,覺得生活沒有意思。對這些問題,我們要從更深刻的社會意義上來考慮青年的處境。現在農村裡邊還有大量的包辦婚姻、買賣婚姻的事情。城市青年也有住房、就業、婚姻各方面的問題,很尖銳的,你不處在他那個具體環境裡,你就不知道他的日子每天都不好過。過去,“四人幫”搞封建法西斯專制,不讓青年講話,他們感覺受壓迫很厲害。現在,我們在這方面為青年們講了多少話?為他們反封建的要求講了多少話?有些事情是逼出來的。
巴金先生是中國文壇的巨擘泰斗,“###”後出版《隨想錄》五集,總結一生經驗教訓,對“###”中種種醜惡現象鞭撻尤力。他像一位公正的法官,嚴格審視自己在“###”中的一言一行,強烈的自劾自責意識力透紙背,使千千萬萬的讀者從中受到啟迪,由“###”夢魘聯想到每一個人的歷史責任。他在書中一再倡導“講真話”,那句“人只有講真話,才能夠認真地活下去”,已成為眾所周知的座右銘。正因為他對“###”的悲劇以及它的緣起有著深刻的認識,所以他在分析知青鬧事現象時,並不像某些人那樣只是對鬧事知青一味地指責,而是探究造成這種現象的社會原因,進而強調社會的責任,當他說“我們不能光責備青年應該怎麼樣,要反過來多想想我們的社會該給青年創造點什麼條件”時,正觸到問題的實質。
幾段插曲(1)
知青返城風席捲城鄉,吸引著全社會的注意力。除了成千上萬命運坎坷的城市下鄉青年為了自己的前途在奔走呼號外,另外還有許多人曾經自覺不自覺地予聞其事,當然,他們對這場風潮的態度、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有時是大相徑庭的。這裡記載的,就是當時的幾段插曲。
(一)關於《騙子》的風波
1979年上海發生“二五”臥軌事件不久,發生過一起下鄉知青冒充某大首長兒子的所謂“騙子事件”。上海的幾名作者沙葉新、李守成、姚明德在很短時間裡趕寫出一部六場話劇《假如我是真的》(又名《騙子》)。
主要劇情是:市郊東風農場知識青年李小璋因出身工人家庭,沒有任何權勢的背景,在農場裡一待就是8年。眼瞅著周圍的同學一個個走後門調走,他與已返城的情人卻難成眷屬,不禁心急如焚。本來他也有過按政策上調的機會,不想又被別人擠掉。從此變得消沉起來,整天抽菸喝酒,混日子。因為看不到前途,破罐子破摔,痛恨自己,又想捉弄別人。某日受到俄國劇作家果戈理的名劇《欽差大臣》的啟示該劇說的是,俄國彼得堡的一個普通十二等文官,路過一個城市。該市市長誤以為他是欽差大臣,百般逢迎,溜鬚拍馬,送錢送物,還要把女兒嫁給他。,於是化名張小理,冒充中央首長的兒子,在官場上招搖撞騙,並借官員們競相邀寵、假公濟私的卑劣心理,為他從農場上調疏通關節。然而,就在他辦妥一切手續,只等第二天到全市第二流的大工廠去報到,大功似乎已經告成時,騙局卻因那位中央首長的到來而徹底###,李小璋被送上審判席。
這部話劇以上山下鄉運動中經久不衰的“走後門”現象為抨擊物件,用誇張的筆調對領導幹部以權謀私的醜態進行了辛辣的嘲諷。劇作者還透過李小璋戀人之口向人們提出了一個值得深思問題:
你不滿意現在的你。其實我也不滿意現在的我。我們最初去農場的時候,都曾有過理想,有過熱情,可是後來胸中的火熄滅了,甚至——比如你甚至變成了一個不誠實、不正直的人,多可怕呀!這究竟是誰的罪過呢?
對於這個問題,該劇並沒有給予直截了當的答案。但是聯絡劇作者的創作意圖不難得知,造成許多青年理想破滅,乃至自暴自棄的原因,除了“###”中“四人幫”為代表的極左派的倒行逆施外,與一些幹部依仗權勢,大搞不正之風也是分不開的。這一點,突出反映在知識青年上調問題上。“###”結束了,“走後門”之風在許多地方並沒有得到遏制,難怪各地下鄉知青在鬧“返城風”時,無不眾口一詞,提到“走後門”的嚴重後果。因此,此劇一上演,立即在一部分觀眾中引起共鳴。
然而,儘管劇作者借劇中人物即那位中央首長之口指出,我們黨“完全有能力克服這些弊病”,這部戲還是受到一些“正統”人士的攻訐。他們指責作者“是把支流當成了主流,沒有真實地反映人們在各種社會關係中的本質;沒有表現時代前進的要求和歷史發展的趨勢;沒有用社會主義思想教育人民,從而給他們以積極進取、奮發圖強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