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傾斜來了,而且這裡是山林之中,地面也是凹凸不平,樹下又有落葉遮擋,如果不是親眼看到飛刀落下的位置,誰會想到這些樹全都是傾斜的呢。
我們一般總是習慣把樹看成是垂直的。如果一條兩旁所有的樹一律向左傾斜,我們便會感到這是一條左高右低的下坡路;反之,如果所有的樹往右傾斜,我們便會感到是一條右高左低的上坡路。而且這裡的坡度也不大,沒人會想到傾斜的是樹,而是很自然的覺得傾斜的是道路了。
其實這根本就是一個上坡,這個上坡開頭的一小段路的確是下坡,後來才慢慢變成上坡。除了路兩旁樹的角度外,更能引人誤入迷途的是這些樹的高度。
如果路邊的樹木都有同一高度,每棵樹頂端的連線自然就能如實描繪出道路起伏的狀況,而這裡,每棵樹的高度是不同的,栽種每根樹高矮的唯一標準是使它們各自的頂端在一條直線上。這樣,道路先下坡後上坡的事實便被齊刷刷的樹木頂點所掩蓋了。人們誤以為樹木頂端的走勢就是道路的走勢。於是,後面一大段上坡被誤認為開頭一小段下坡的繼續延伸。
這就是為什麼霧氣在這裡會變淡的原因了,因為要讓走到這裡的人被路兩旁做為參照物的樹所迷惑,如果霧氣還是那麼濃的話,只能看清自已附近的景物,就會發現這條路是上坡的。
而且山裡的路又都是凹凸不平的,樹根部又全部被落葉所埋住,讓人無法看清樹的角度和露出地面的高度。
一開始那些彎道已經在不知不覺中將道路轉成了向回走的方向,而這個上坡也在一點兒一點兒的向回延伸,這就是眾人為什麼一直都向下走還是會再兜回去的原因了。
迴圈的壞路已經搞清楚原因了,可怎麼找到出路還是一個問題。
正文 第十三章 埋伏
小路的秘密已經搞清楚了,眾人知道在這麼走下去只是在兜圈子,但地府不會那麼無聊,在山裡修這麼一條死路,一定還有別的路口,只是不容易被發現而已,而且眾人又都不願返回去走指示牌上的那條“通往紅色木屋”的道路,於是就開始尋找新的路口。
眾人在那段上坡的路上仔細的尋找了一遍,沒有發現任何路口。其實這也很正常,因為這段路上的霧氣較淡,周圍的環境看的也清楚一些,就算有什麼隱蔽的路口也不會設計在這裡,看來還是要在霧氣較濃的陡坡路段好好檢視一下了。
“剛剛的上坡路段霧氣變淡是為了讓我們看清遠處的景物,好誘導我們,而現在霧氣這麼濃,恐怕也是為了隱藏什麼,好不被我們所發現,我想這段路上一定還有一個路口。”
在受到剛剛那段上坡的啟發後,眾人也知道了這裡的霧氣不是那麼簡單的,它的濃淡一定是有原因的,所以當林志說出他的想法後,眾人都表示贊同,而韓星更是滿意的對林志點了點頭。
眾人開始分成兩隊在小路的兩邊仔細的尋找了起來,雖然霧氣很濃,但好在這條小路並不寬,所以兩隊人都可以勉強看得到對方,不至於會走散。
“看,這裡有一個草叢,好像有被人撥開過的痕跡!”還是樂菱第一個發現了這個微小的變化,眾人聞聲走過去一看,果然跟那條迴圈的小路上的那個草叢差不多,也是一人多高,將後面的景物完全擋住了,而且也有被人撥開過的痕跡,再加上霧氣的干擾,如果不仔細看,別說這些細微的變化了,就是這個草叢都容易被人乎視掉。
小路兩旁的花草雖多,但像這麼高的草叢還不多見,都是一樣的生長環境,如果不是被人刻意的種在這裡,它是不可能比周圍的草高出那麼多的。
“找到了!原來這裡真的還有一條路!”在司徒浩然用飛刀確認過草叢中沒有危險後,林志上前撥開了草叢,一條小路出現在了眾人的面前。
原來這裡離那個上坡的路段不遠,一般人看到前面還有路,就很少會想到再去尋找別的出路,結果就會一直在這條迴圈的小路上兜圈子,或是退回去走木牌指示的那條路,還有些脾氣火爆或是喜歡冒險的就乾脆進入林中摸索了。
“這個草叢是新的。”樂菱沒有急著透過,而是蹲下身去摸了一下草叢根部的泥土。
眾人跟著蹲下身去看了一下,果然是這樣,泥土還是不久前剛剛翻出來的新土,還有些溼潤呢。
“可惡,剛才那個草叢沒仔細看,說不定也是新的,這一定是任賀生那傢伙乾的,他是不想我們太容易就過關。怎麼監考的都一個德行,好像過關的越少,就越能顯得他們監考成功。”這明顯是任賀生的作風,張亮狠狠的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