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下軍隊,整個溼毗奴城變成了一個碩大的火藥筒,隨時都會爆發。
大德聖主和十三上位聖僧的身死,對於所有的婆門教徒來說,絕對是一件難以置信的事情。且不說大德聖主本身就是吠陀境內數一數二的高手,其他十三名上位聖僧更可以說是婆門教內高手中的高手,很難想象是什麼樣的高手能夠在不到一杯茶的時間,就將這十四人一起殺死。據事後存活下來的一個小侍從描述,殺死大德聖主的是兩名手持怪異兵器的高手,其中一人將大德聖主纏住,另外一人突然偷襲,一擊之下將大德聖主首級砍下,其他的十三上位聖僧都同樣是在兩三個會合之下便被圍攻致死。
在吠陀能夠擁有這麼多的高手刺客,而且所用得武功又千奇百怪,眾人的目光下意識的轉向了南邊。隨後查驗十三上位聖僧屍體的高階僧侶,發現一名上位聖僧屍體上的死血聚集在體表,呈現暗紫的蓮花紋路,這樣子很像是被吠陀王族獨門絕學大寶華輪大法殺死後屍體身上出現的獨特死斑。於是那些想要表現一番的聖子們則紛紛帶領手下高手,前往吠陀王安設在溼毗奴城內的使節官邸查驗。然而吠陀王使節官邸裡的人全都失蹤了,並且在官邸裡面發現了一條通往城外的通道,在通道的出口處有一具屍體,屍體的身份是吠陀王使節的侍衛,他是因為受傷過重而死的,從傷口來看,應該是被一種極為霸道的武功擊中了要害,而這種武功則是一名上位聖僧的獨創武功。
這樣一來,刺殺大德聖主以及十三上位聖僧的兇手就被鎖定在了吠陀王身上,加上吠陀王這個時候宣佈只承認菲舍利的大德聖主繼承權,並派遣大量軍隊向婆門教控制下的中部邦郡挺進,這就使得吠陀王的兇手身份被做實了。於是乎,為了獲得信徒以及婆門教其他高層勢力的支援,所有聖子聯合宣佈吠陀王為聖敵,聖戰的物件由月護聖主,變成了吠陀王。不少頭腦簡單的人紛紛帶兵南下,與吠陀王的軍隊展開激戰,而那些頭腦清醒的則另作打算,在不引起他人注意的情況下,儘可能的聯合各方勢力,壯大自己。
雖然大德聖主的死,對於吠陀王來說,可謂是一件讓他期盼已久的事情,在得到訊息的那天他破天荒的取消了所有事務,在大妃的宮中尋歡作樂,恣意的放縱自己。這屆大德聖主比吠陀王年長十三歲,從吠陀王繼承王位以來,就一直壓著他,借用各種手段蠶食原本屬於吠陀王族的土地。歷代都在吠陀王治下的廣大中部邦郡,也是在這個時期被一分為二,其中面積最大的幾個邦郡被大德聖主搶去,吠陀王自己只能得到靠近孔雀王城的幾個不太合適耕種的山地小邦郡,北部邦郡也是同樣的情況。最讓吠陀王為之氣憤的是原本約定攻打西部土王后,攻佔的土地按照彼此功勞多少來劃分,然而明明是吠陀王麾下將軍將土王擒獲,最終結束戰鬥,迫使土王將大半個西部邦郡的土地吐出來,可是最終落到吠陀王手中的土地卻只有婆門教的一半,只比土王保留的土地稍微大一點。
多年來大德聖主對吠陀王的精神以及權力上的壓制,這一刻全部消失了,吠陀王自我感覺像是能夠掌握整個世界似的,就連菲舍利對他的提醒,也置若罔聞,大肆的整頓軍隊,借用菲舍利的名義向婆門教控制下的邦郡開拔過去。
當以孔雀王城為中心的吠陀王權力量,都在為能夠藉著大德聖主之死,婆門教內部不齊心的機會,擴張自己勢力之時,身在局內但心在局外的菲舍利卻覺得很不對勁。他認為大德聖主死得時間、方式以及刺客留下的線索都太過蹊蹺,已經身處孔雀王城的他很清楚以吠陀王現有的高手,絕對沒有能力組成這樣一個刺客團體,更加不可能在那麼短的時間內將他父親大德聖主和十三位上位聖僧擊斃。整個吠陀有能力並且有實力做到這一點的人,在他看來只有那個已經確認身份的月護王,也只有他才能從吠陀王和婆門教之間的爭鬥中賺取到最大利益。
第517章
正如菲舍利所猜想的那樣,現在吠陀的局勢都是段虎一手策劃的,對大德聖主的刺殺就是最重要也是最後的一個環節。雖然整個計劃根據吠陀的形勢不停的變化,但是整體走勢都沒有脫離過段虎的掌控,而且在最後一環完成以後,計劃所達到的效果遠遠超過了段虎等參與制定這個計劃的人的預料。
眼下整個吠陀的中部、南部和西部都已經被拖入了戰火的泥沼,吠陀王和婆門教這兩個吠陀最大的實力,也是北疆叛軍最重要的支持者,現在都不會再因為其他事情而結束彼此攻伐。段虎在這個時候也可以從吠陀的戰事中抽出手來,對付吠陀北方那些不屬於自己的邦郡,以及北疆那支已經形同困守的聯合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