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的沒邊啊。
不過張超覺得自己現在一下子增加五百石炒米的生意,可以找趙家再要點折扣,畢竟他從趙家拿糧,多拿五百石糧,趙家也能多出手點積存的存糧,回籠點資金嘛。
“栓子,備馬,跟我去南塬趙莊。”
趙家莊,趙家變賣了八百畝地和兩百畝林子,還有一些其它產業,總算籌集了五千多貫錢把那筆驢打滾給還清了。
不過雖然勒在脖子上的那根繩子已經鬆開了,可趙家也還是不輕鬆。糧鋪倉庫裡還積壓著差不多萬石各種糧食,價格還在走低,賣是虧,不賣更虧,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能止跌回揚,只能苦苦撐著。
但留給趙家的時間也不多,到明年夏收之前,若是不能回籠資金把借其它人的錢還了,那到時趙家拿去抵押的那些田產商鋪可就得易主了。
為了這事,趙員外也不得不四處奔走。
張超到了趙家莊的時候,趙員外不在家。
“那趙員外什麼時候回來?”
“這個小的不知,不知公子有何要事,不如留下話小的到時替公子轉達。”
張超皺了皺眉頭,他跑來趙家可是想要來拿點優惠買糧的,哪還能等啊。
“府上不知道有誰能主事,我想要從趙家買五百石粟米,想和主人細談。”
那門子一聽要買五百石糧,也來了精神,趙家如今可是天天愁著糧食怎麼賣呢。
“公子請稍等,我去通報一下。”
門子進去通報,不過得知,趙員外不在,幾位小郎君也都在外。
“那這怎麼辦,張三郎說要和主人親談,而且等不得郎君回來。”
“這樣,我去稟報下四娘,看她怎麼答覆。”老管家聽了之後說道,他雖是管家,但只管著這處宅子的事情,至於生意上的事情他並不插手,因此這時也不能代替東家去跟張超談。
後院,趙四娘正在算帳。
她坐在暖炕上,炕桌上擺著賬簿,而她身邊的炕蓆上,則擺滿了算籌。
趙四娘正透過擺這些小木棍來做計算,這些小木棍也是這時代人普遍的算術方式。每根小木棍長短相同,有四寸左右長。
算術的時候,用縱橫兩種排列方式來表示單位數目。其中1-5均分別以縱橫方式排列相應數目的算籌來表示,6-9則以上面的算籌再加下面相應的算籌來表示。表示多位數時,個位用縱式,十位用橫式,百位用縱式,千位用橫式,以此類推,遇零則置空。這種計數法遵循一百進位制。
這是從春秋時就流行的算術方式,比起在沙盤上寫劃更方便,比在紙上算也既方便又省紙墨。
趙四娘今年二十,卻是個算術高手。還能識會寫,讀過書。
二十歲的趙四娘一直幫著父親理賬,外面莊子和商鋪的賬簿,趙員外都會自己再看一遍。打小,趙四娘就喜歡跟著看,後來就露出了這方面的天賦。有一次趙員外看過賬後並沒發現在問題,可趙四娘卻指出了一處錯賬,還給出了正確的數字。
這讓趙員外十分吃驚,後來便許趙四娘檢視賬簿,到了後來,趙員外已經不再親自查賬,每次都是把下面交上來的賬給女兒看,最後他聽女兒稟報一遍就是。趙四年幫著趙家查了多年賬,還從沒出過問題。
不過這個聰明的女子卻命不太好,早年家裡給她訂了一門親,對方是長安的一個大戶家兒子。誰知後來卻病死了,然後那家人就說是四娘命硬剋夫了他們兒子,而他們的理由,就是趙四年是二月生的。
這時的習俗,二女生的女兒命不好。
隋朝煬帝楊廣的皇后蕭氏,就是二月生的,小時侯因此被送出宮,送到舅舅家養。這個舅舅家貧,蕭氏小時沒少幹各種活。而後來雖然蕭氏嫁給了隋晉王楊廣,後來楊廣當皇帝她還當了皇后,可楊廣皇帝沒當幾年就死了,蕭後落入宇文化及手裡,再後來又落到竇建德手裡,如今更是遠在突厥可汗那裡。
趙四娘命硬剋夫的名聲就此傳揚出去,此後再無人來求親,趙四娘一氣之下,更說出了終身不嫁之語,乾脆一心幫著家裡管家。
聽了丫環的通報,趙四娘從那一堆算籌之中抬起頭來。
滿頭烏髮之下,是一張清秀的面龐。趙四娘長的不算嬌豔嫵媚,但也是五官端正,面板很白。
趙四孃的一雙眼睛特別的有神。
“張三郎說他要買五百石粟?現在就要談?”
“是的,可郎君和幾位小郎君都在外面未回。”
“我知道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