苫崾僑盒勱侵鸕惱匠 �
兩個時代的戰爭(1)
薩達姆,有中東霸主的野心,卻沒有戰略家的雄才大略;有對抗美國的決心,卻沒有軍事家的聰明才智。最終只能隻身站在伊沙邊界的戰壕裡,孤立無援,苦吞抵抗強權的惡果。而這種抵抗,似乎只是為了給美國搭建一個展示強權的舞臺。美伊戰爭開始之後,世界媒體討論的重點已經不再是誰能取勝,而是美國以何種勝利的姿態宣告此戰的終結?
“兩伊戰爭”後,原本富足的伊拉克變成了一個窮鬼,僅對科威特就欠下了高達350億美元的債務。科威特本來在“兩伊戰爭”中一直是暗中支援伊拉克的,但“兩伊”誰也沒有最終贏得戰爭,反而大大消耗了雙方的實力。這場###教派之間的戰爭導致本來就四分五裂的阿拉伯世界分裂得更加嚴重,什葉派和遜尼派的不和已成水火之勢,他們都在尋求###教共同的敵人——基督教徒的幫助,甚至尋求阿拉伯人不共戴天的仇人以色列的幫助,美國和前蘇聯一直就暗中介入“兩伊戰爭”,甚至以色列也曾替美國向伊朗輸送軍火。
薩達姆上臺後,這個富有野心的人一直夢想著成為中東的霸主,夢想著能實現一個“大阿拉伯帝國”。但這個人雖然野心十分龐大,但才智卻十分平庸,尤其在軍事戰略指揮上,可謂一無是處。
兩伊戰爭結束後,伊拉克沒有得到任何好處,反而欠下一屁股債。薩達姆企圖利用手中的百萬軍隊威懾科威特,讓它放棄那筆錢,這種做法幾乎就是赤裸裸的黑社會手段,連一點政治藝術都談不上。1990年初,伊拉克先後幾次要求科威特以“阿拉伯的團結”為理由,一筆勾銷那350億美元的債務,科威特當然憤怒地拒絕了這種忘恩負義的要求。伊拉克於是開始製造兩國矛盾,向科威特提出領土異議,企圖威懾科威特。但科威特根本沒有理睬這種明顯的敲詐,薩達姆可以說是惱羞成怒,下令向科威特邊境集結兵力,併發出最後通牒。
在伊拉克和科威特產生爭端的同時,美國就有所覺察,並一直與科威特、沙特王室保持密切的聯絡。在伊拉克向邊界集結兵力之後,美國的軍事偵察衛星迅速調整軌道開始監視伊軍。但美國高層認為,伊拉克不大可能冒天下之大不韙,入侵科威特,這應該只是一種軍事威懾。顯然,美國政治家高估了薩達姆的政治水平,美國和科威特都不相信薩達姆會真得入侵,都沒有認真採取軍事對策。
但1990年8月2日凌晨2時,以共和國衛隊為核心的30萬伊拉克軍隊開始入侵,僅僅9個小時就佔領了科威特全境。科威特儘管是一個富有的國家,但它只是一個小國,領土萬平方千米,也沒有什麼軍事力量,只有2萬人的軍隊根本無法阻擋伊拉克的攻擊。美國得到情報後,大為驚愕,薩達姆怎麼會如此膽大妄為呢?令人難以置信!
薩達姆教父式的政治素養令世界為之震驚。中東主宰著世界的能源供應,幾乎整個現代文明都建立在石油上,尤其是西方發達國家,你入侵的不是科威特而是全世界的能源基地。沒有任何一個大國真正願意看到阿拉伯世界的統一。1973年阿拉伯世界統一採取提高油價的措施導致了整個世界的經濟危機,這至今令人記憶猶新——據新近解密的英國檔案,當時美國就曾打算入侵中東,因為阿拉伯人的這一措施對美國和西方世界的打擊實在太大了。這次,薩達姆攻佔了科威特,那麼,美國人顯然認為這絕對不能饒恕,否則,薩達姆就將主宰西方國家的命運。
說薩達姆愚蠢一點不為過:如果他是一位成熟老練的政治家,他不會如此明目張膽地敲詐科威特,也不會如此野蠻地入侵科威特;如果他是一位雄才大略的戰略家,那麼他既然已經入侵了科威特,就應該立刻進攻沙特,不給美國人任何立足之地;如果他是一位卓越的軍事家,那麼當美軍在沙特集結一半部隊的時候他就應該展開攻擊,把美國人趕下海。那麼美國人就不得不做出一個選擇:要麼準備在阿拉伯世界以外的地方重新集結更大規模的兵力,以發動一場對阿拉伯人的世界大戰;要麼放棄武力干涉的念頭,選擇與薩達姆談判。
薩達姆既沒有尋得國際上大國的支援,也沒有贏得阿拉伯世界的支援,反而引起了全世界的不安,也引起了阿拉伯國家的恐慌。所以,在整個海灣戰爭期間,伊拉克沒有獲得任何一個國家的支援,薩達姆孤立無援,只能在伊沙邊界的戰壕裡等待美國人對他的懲罰。世界媒體已經不再討論美國是否能打贏,而是在關心美國如何打贏這場戰爭。
1990年8月4日,美國高層在戴維營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