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家老三見解春旺軟趴趴地倒在了地上,還頗為好心地將他周圍的水泥地用水管也衝了一遍,水柱一過,激起周圍一片蒼蠅。
待到解春生媳婦聽到水泵嗡嗡聲兒趕過來時,解春旺早就沒了氣息。
這時候農村早已禁止土葬多年了。解家老二雖然遭人恨,可卻也不能就這麼白花花地扔到山裡去。於是乎,在老李家熱熱鬧鬧擺百日之際,火葬場的靈車再次出現在了丁槐村村頭。
就這樣,曾在丁槐村鬧得轟轟烈烈好幾個月的解春旺就這麼悄無聲息地走了。
直到秋收過了許久,大家才想起,當初解家院子裡曾拴了個喪心病狂的人來著,到底是啥時候不見了,秋收後就是翻地、種冬麥,正是忙的時候,誰有心思管這個哩!
冬麥種上沒幾天,林民又收拾了一下鋪蓋,出門打工去了。
因為雲芝剛生了孩子,林寶這次並沒跟著去,兩人趁著現在孩子還小,家裡又沒啥農活兒的時候,去雲芝孃家住了一個多月。因著這個,老太太也開始不待見起二兒媳婦來了,當然這都是後話。
日子過得飛快,臨近年根兒的時候,林民從外面打工回來。這會兒青雲已經放了寒假,一家四口趁著年根兒,很是趕了幾個大集,往家裡置辦了不少年貨。
老李頭夫婦聽說林民趕集時給鎮上的老丈人買了不少東西,再看看自家大孫女剛送來的十斤豬肉和幾條魚,心裡又開始不舒服起來。可兒子媳婦又不再登門,再因為這個堵在兒子門口罵街,又未必橫得過大兒子,且這年禮的分量雖然不是特別多,就村裡分家單過的人家來說也算中等往上了,若是再鬧,必是要留人笑柄落了面子的。
老李太太憋著股氣,整個大年都過得陰沉沉的。
這年春節,林民一家還是在自己家過。這次林寶也沒來叫人,林民夫婦倆自當省事,自己在家擺了香案,用小碟裝了幾個餃子,敬了一碟年糕、幾個小菜,就算是祭了灶王。
春節仍舊過得很快,只不過這些年家裡有了孩子,再去拜親戚時,玉秀就不跟著去了,只林民跟青雲姐弟兩個。大年初一拜長輩時,林民只讓青雲去老屋跟老李頭夫婦倆問了個好,就再沒了下文。
林民原是想著大人再怎麼鬧,孩子還是無辜的,是以逢年過節,也就不拘著孩子們跟爺爺奶奶走動,卻不知他家青雲開年第一天去老宅,便將老太太給噎了個半死。
原來,除夕晚上吃完餃子,青雲跟雷達給林民夫婦拜年,林民順手抽出二十塊錢裝在紅包裡給倆小的做壓歲錢。因為雷達還小,玉秀就把雷達的紅包給了青雲,又囑咐她好好存著,等開學交學費。這樣,青雲就把她媽的話給記腦袋裡了,想著自己一定要多攢壓歲錢好開學交學費。
青雲知道她奶奶摳門,又好面子,每次就愛包大紅包,偏偏裡只面塞五毛、一塊的毛票,還弄得鼓鼓囊囊的,不曉得的還以為裡面塞了多少錢哪!於是這次去老李頭家拜年時,小機靈鬼就挑了個早上本家通姓拜年人多的時候來。
老太太雖心下不待見這個性子隨了大兒媳的孫女,可晚輩來拜年,說喜慶話,當著這麼多人,總不能甩臉子攆出去,於是就不甘不願地從炕蓆下掏出一個大紅喜包塞給了青雲。
青雲當著眾人面開啟紅包,見裡面是兩張一塊的,就撅著嘴兒把紅包又塞給老太太,道:“俺昨晚上問俺爸俺媽過年好,他們一人給了俺二十!”說完,就瞪著兩個大眼珠子,往老李頭老太太身上使勁兒瞄。
前面說過,丁槐村有大年初一早上在村裡拜長輩的說法。老李頭在村裡也算是輩份挺高的幾個老人之一,初一早上,來拜年的村人絡繹不絕,這會兒更是有四五個年輕後生正坐在炕邊上說話。青雲這話剛落,屋子裡便出現了一小會子寂靜。
老太太本想著拿出紅包來早早打發人走,沒想到大孫女竟來了這麼一出,不禁有些尷尬,也有些生氣,正準備發火兒呢,那邊老李頭從兜裡掏出兩張大團結塞到孫女手裡道:“來,來,云云,不要你奶奶的紅包,過來爺爺給你‘割(ga)耳朵’的。”
在農村,過年時長輩為圖喜慶,一般都會去儲蓄所兌些嶄新的鈔票裝在紅包錢做‘割耳朵’錢,說是能割掉小孩子耳朵根兒上的晦氣,來年一整年順順當當。
青雲這會兒拿到了自己想要的,便心滿意足地跟老頭老太太回了句:“爺爺奶奶,你們先忙,俺去俺叔家拜年了啊!”說完,還甩了甩嶄新的大團結,打出個響來,才轉身往外跑了出去。
本就心疼老頭子一下子拿出了二十塊錢的老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