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39部分

步兵師都是山地步兵師,其中3個還擁有獨立陸軍航空旅,非常適合在地形崎嶇的克什米爾地區作戰。

一口氣集結了20個師,而且有9個師是一代主力部隊,這是防禦作戰嗎?

別說裴承毅不相信,連袁晨皓都不相信。

不是防禦,就是進攻,沒有第三種可能。

問題是,印軍準備向哪裡進攻?

如果印軍從伯坦洪德出發,攻打拉合爾北部地區,配合南面部隊,達到合圍拉合爾的目的,那麼8個師的兵力肯定不夠用。退一萬步講,印軍很有可能把目標鎖定為正在南下前往拉合爾的巴軍主力部隊,用8個師打殲滅戰,也有點勉為其難。如果考慮到一直盤踞在拉合爾的61軍,印軍在伯坦果德方向上至少需要投入20個師的兵力,才有足夠的能力在拉合爾北面打一場大規模殲滅戰。顯然,伯坦果德不是印軍的主要集結方向,印軍不可能在這個時候把自己釘死在拉合爾方向上。

伯坦果德不是主要集結方向,那麼伯尼哈爾山口就是主要集結方向。

看清這一點,裴承毅與袁晨皓心裡就有數了。

可以說,印軍的重點就是在伯尼哈爾山口,準確的說,是在斯利那加。

不管是卡蘇爾方向、還是伯坦果烈方向,都是為印軍增援斯利那加做掩護,只是在這個時候,裴承毅與袁晨皓對戰局的判斷出現了分歧。

按照袁晨皓的判斷,印軍不可能把堅守斯利那加當作首要任務,因為印軍根本守不住斯利那加。就算66軍沒有辦法在幾天之內攻佔斯利那加,只要戰鬥打響,或者說只要66軍發動進攻,中巴軍隊在西線戰場上的重點就將轉向斯利那加,最終攻佔斯利那加。不管印軍在斯利那加投入多少兵力,受實力差距的限制,都不可能獲得最後的勝利。如此一來,印軍的主要任務不是增援斯利那加,而是在斯利那加南面也就是伯尼哈爾山口部署第二道防線,阻止中巴軍隊在攻佔了斯利那加之後迅速南下。從實際情況考慮,印軍不會忽略中國軍隊的跳躍進攻能力、以及中國軍隊攻打斯利那加的根本目的。如果裴承毅願意,在66軍佔領斯利那加之前,竟會出動其他部隊攻佔伯尼哈爾山口,開啟前往印度西北地區的大門。只要印軍認識到了這個問題,就會提前加強伯尼哈爾山口的防禦力度,避免過早丟掉這處極端重要的戰略要地。

可以說,袁晨皓在戰術層面上分析了局勢,而裴承毅則更重視戰略層面上的問題。

宣戰之後,印度不顧實力上的巨大差距,搶先在西線戰場上發動進攻,積極準備東線戰場上的進攻行動,其戰略意圖非常明顯,那就是為國家的戰爭動員爭取時間。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印軍必須守住斯利那加,至少得在戰爭初期守住斯利那加。如果斯利那加落入中巴軍隊的手中,印度西北地區將門戶洞開,失去戰略防禦的空間。把目光放近一點,也能看出印軍死守斯利那加的意圖。

印軍在西線搶攻,戰役目的是為東線的進攻創造機會,為此,印軍必須迫使裴承毅把更多的戰略預備隊投入西線戰場。因為在61軍的阻擋下,印軍沒有能夠按照預期目的打下拉合爾,甚至沒有對拉合爾構成多大威脅,在62軍的威脅下,印軍在卡蘇爾方向上的進攻也不會收到多大效果,而拉合爾北部地區是巴軍的重點防禦地區,印軍又失去了進攻的突然性,所以印軍只能把希望寄託在斯利那加方向上。換個角度,如果66軍攻打斯利那加的行動遇到挫折,無法按照計劃攻佔斯利那加,甚至在印軍發動反擊後主動撤退,裴承毅就得為66軍提供增援力量。以目前的情況來看,裴承毅能夠派遣的增援力量只有空降軍。

看清這一點,裴承毅肯定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印軍看出了他在東線戰場上的部署。

弄明白了這個問題,裴承毅面臨新的選擇,那就是要不要投入空降軍。

如果不為所動,印軍很有可能調整東線戰場上的部署,不給裴承毅過多的機會。如果出動空降軍,東線戰場上的戰鬥就會受到影響,無法達到全殲印軍的目的。

怎麼辦?

留給裴承毅做出決策的時間只剩下幾個小時了。

當天下午,裴承毅調整了空軍的作戰計劃,讓部署在巴基斯坦境內與共和國西北地區的戰術航空兵重點轟炸伯尼哈爾山口方向上的印軍地面部隊,甚至讓部署在沃濟拉巴德的遠端炮兵調轉炮口,對伯尼哈爾山口進行覆蓋式炮擊(沃濟拉巴德與伯尼哈爾山口的直線距離只有150千米,在遠端炮兵的打擊範圍之內)。到了傍晚,裴承毅還讓剛剛趕到克什米爾地區的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