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64部分

的就是“沙亞”。1946年以色列國成立後,“哈迦納”被“以色列國防軍”代替,“沙亞”則被“對外情報機構”代替。

美蘇冷戰期間,摩薩得就與美國的中央情報局、英國的軍情六處、蘇聯的克格勃並稱為情報界四巨頭。數十年美蘇冷戰期間,摩薩得創造了很多情報界的“奇蹟”。比如在50年代,它首先搞到了赫魯曉夫反斯大林的秘密報告;60年代,把二戰中屠殺猶太人的戰犯艾希曼抓回以色列受審;1966年,從伊拉克偷走了當時最先進的米格21戰鬥機;組織突擊奔襲烏干達,成功解救100多名人質(突擊隊長約尼上校在戰鬥中陣亡,而他就是後來擔任過以色列總理的內塔尼亞胡的親哥哥)。即便到了21世紀,摩薩得特工的身影仍然活躍在世界各地。比如在21世紀初,摩薩得刺殺了到達巴林的哈馬斯領導人;在10年代,也就是第四次印巴戰爭前替印度改進俄製戰鬥機;伊朗戰爭期間,摩薩得的特工與間諜為美軍提供了大量重要情報;20年代,公然違背與美國達成的秘密協議,從美國國務院竊取了與秘密援助有關的絕密資料,迫使美國當局加大對以援助力度;30年代,把重點轉向共和國,僅媒體曝光的與摩薩得有關的諜報事件就超過了5起。

用李存勳的話來說,摩薩得算得上是世界上最活躍的情報機構。

這沒什麼好奇怪的,畢竟以色列太小了,某些時候,準確的情報比百萬大軍還要寶貴。

拿伊朗核問題來說,伊朗能爭爆發前,以色列摩拳擦掌,準備了近10年,打算在時機成熟的時候用當年對付薩達姆的方法,出動數十架遠端戰鬥機炸掉伊朗的核設施。以色列耗資100多億美元購買了24架F…22A戰鬥機(因為交付時間晚於F…22J,所以以色列是第二個引進F…22系列戰鬥機的國家),與美國秘密接觸,希望能夠由部署在迪戈加西亞的美軍大型加油機為返航的以色列戰鬥機提供援助。可是直到伊朗戰爭爆發,以色列都沒有采取實質性的行動。根據幾名在伊朗戰爭期間投靠美國的伊朗原子能科學家提供的證據,直到美軍入侵,伊朗都不具備研製與生產核武器的能力,大肆宣揚核戰略不是為了發展核武器,而是想逼迫以色列採取行動,透過煽動反以情緒轉移國內矛盾、削弱美國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在伊朗當局公佈的幾處核基地裡面,只有一些裝模作樣的核設施。重要的是,每座基地附近都有密集的防空陣地,並且安裝了電子干擾裝置。

如果以色列空軍的戰鬥機使用GPS制導彈藥,炸中的就不是核基地,而是附近的民用設施;如果以色列空軍的戰鬥機使用鐳射制導彈藥,就得面對密集的防空火力。總而言之,只要以色列採取行動,就將吃不了兜著走。以色列能夠避開伊朗設下的圈套,正是摩薩得的功勞。

從21世紀30年代開始,準確的說,是從20年代末開始,以色列放棄了完全依靠美國的單邊政策,開始加強與共和國的交往與聯絡,起關鍵作用的仍然是摩薩得。

根據後來披露的一些內幕訊息,早在2024年左右,也就是半島戰爭結束後不久,摩薩得就準確預測了日本戰爭,並且斷定日本會在這場戰爭中輸得傾家蕩產。這個準確的預言對以色列當局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日本戰爭後,以色列當局頻頻向共和國伸出橄欖枝,極力增進雙邊友誼。接下來的幾年內,以色列沒有跟隨美國的步伐,與印度的關係逐漸疏遠(在此之前,以色列與印度的關係一直非常密切,第四次印巴戰爭的時候,以色列甚至幫助印度改進過戰鬥機與預警機)。按照李存勳的說法,起關鍵作用的仍然是摩薩得,因為摩薩得準確預測了將在2035年打響的印度戰爭。

問題是,以色列當局不可能忽略一個問題。

隨著共和國逐步崛起,中美冷戰將在所難免。雖然與以色列交往的時候,共和國當局一再強調了兩個民族的傳統友誼,希望將兩國的關係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但是隻要共和國與美國對抗的局面出現,只要以色列必須在這兩個超級大國中做出選擇,那麼以色列與共和國的關係就不可能得到實質性的提高。原因很簡單,在可以預見的未來,或者說在出現根本性的轉變之前,美國仍然是中東地區的霸主,以色列仍然得依靠美國。更重要的是,猶太人在美國很有影響力,在共和國卻沒有多少影響力。

也就是說,以色列仍然是“親美國家”。

正是如此,當敘利亞總統到共和國“拉贊助”的時候,以色列總理去了美國。

與敘利亞總統相比,以色列總理在華盛頓的影響力就要大得多了,不但不